天开始变凉了,城西庄子的厂房也已基本竣工了,但太阳还是很充足。
那边胡宣前后已采买得八千石大豆,按方武要求陆续陆续送了过来。
方武决定酿造酱油!
他作这一决定,鉴于酱油非但可以让酒楼菜色可以多样化,且可以走进家家户户。目前大唐没有酱油,只有一些虾酱、肉酱,成本昂贵不说,口感和酱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关键是方武懂得酿造酱油的方法。
只要搞出酱油来,德胜楼就可以弄出红烧、清蒸、白切等菜式,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如此一来德胜楼的生意绝对是红火不可。光是卖酱油,方武相信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独门生意的丰厚利润,这是谁也无法想象的。
大豆酿酱油并不复杂,方武是后世的邻居就搞过自制酱油,方武也曾帮过工,也就四大步骤。
先是蒸豆,将大豆泡得一个时辰,再放进蒸桶蒸上三个时辰。第二步就是发酵。蒸过的大豆,晾于密室中发酵,密室的温度大致保持三十七八度。发酵了六七天后,大豆就会变得黄褐色,证明第一次发酵成功了。第三步就是要进行二次发酵,把发酵好的大豆,加少许水、捣烂后再滤水,蒙上棉布进行二次发酵。第四步就是酿制,加盐加水加麦粉装缸,进一步酿制,经过百天后就可以出油了、出后的初油再加入熬好的糖浆,混合之后就是成品了。
密室容易,在厂房内再砌就是。天气虽冷,温度也容易控制,多烧些碳就对了。相反买盐倒是花了不少钱,这已是酱油中除了大豆之外最大的成本所在了。但方武坚信,这液体的酱油得率很高,豆与麦与盐的比例约为4:2:1,百斤大豆可与产出三百二十斤酱油,绝对划算。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过程过于漫长,要三四个月之久。
方武将康小勇的父亲康成请了过来,让他负责大豆加工这快,并亲自领着他加工了第一批大豆。
康成见儿子跟着方武,吃得好喝得好,月银开到三两,已是之前的四倍之多,抵得过一般大商家的掌柜。这回又给了自己活路,而且月银与儿子一样,他连做梦都不敢想,自然开心得合不拢嘴。出于报答心理,他想把老伴一同叫上,免费为庄子做事,只要管饭就行。
方武听了心想那不行,干活不能钱的黑心事咱做不出!寻思了一会,干脆就让康婶负责喂猪得了,月银一两五钱。
猪舍已起好,排放脏水的池塘也早就挖好了,他便令人四处收购小猪崽。此时已值深秋,猪崽相对难得,派人在长安周边二三十里地搜寻,好不容易才买得三十二头回来。
至于饲料,方武最先想到的是所有酒楼的剩饭剩菜、淘米水等。但眼下粮食金贵,因此剩饭剩菜不多,而且任何酒楼都有个传统,就是伙计们习惯将剩饭剩菜打包回去,让家人改善生活。
方武知道用后世那种严苛制度来要求大唐的伙计不现实,他自忖无能力去改变这个现实,只得另谋他法。想来想去便想到了酒糟,酒糟也是粮食变成的、酿酒剩下的副产物。
此时的酒糟又苦又涩,放在紧要关头也能填饱肚子。但是眼下还不至于饿死人,因此谁也不吃那玩意。大唐目前养猪也没有规模化,长安城里酿酒人家不少,酒糟正愁无法处理。只要给几个装车钱尽管拉走就是。
方武回到德胜楼,侯大娘子却是摆出一副哀怨的表情,原来她一直陪着一位不速之客。想到自己总是给酒楼惹来不同的人物,方武只得说上不少好话,才消得她的不满。
其实侯大娘子并不是怪他乱招惹人家,而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抵触心态在作祟。
来客是一位女子,也是方武的熟人。
只见那女孩一袭明黄淡雅齐胸襦裙,螓首盘着云髻,斜插一支翠绿步摇,墨发如瀑,素颜清雅,面庞淡淡然笑意,粉面上一点朱唇,神色间欲语还羞,娇美处若粉色桃瓣,举止有如幽兰之姿。好不清新脱俗。
那女孩见了方武,早早半蹲行礼,声如初出山谷黄莺般温婉,轻声说道:“二娘多谢郎君救命之恩!”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管它合适不合适,方武脱口而出,却是李白的《清平调》。方武看着对方,内心不由得一阵悸动,这不是上次在城西遇到的那位扭伤脚的小嫦娥吗?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很笨拙,一时感觉舌头转不过弯来,只会说道:“不谢,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