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水到渠成,那先得把渠道修好,在皇帝和太师把渠道修好以后,这场轰轰烈烈的讨论就展开了。
其实在这一次,殿前聚会之前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事情也都定了。
但当皇上的有一个秘诀,那就是明明自己想做的事,想说的话,往往不能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而要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然后皇帝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可这样的事情才名正言顺这样的事情才算是最终能落到实处。
这个秘诀未必朝廷里的大臣们不知道,但知道归知道,大家一定还得尽情的去表现。
就像台上唱的戏,唱了成千上百年结局是什么大家其实心里早都清楚了。
但本着职业精神与操守,台上的演员该表现出惊讶就得表现出惊讶,该表现出上当那他就得上当。
明明山有虎,偏要虎山行。
如此这样才能引得观众的叫好。
虽然结果皇帝和太师心中已经基本明了,但该走的过程一定要走的,该走的程序绝不能少,这件事情一定要显得是朝廷中所有重臣共同商议的结果。
要不然很多人就会有意见,要不然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的权利没有得到运用以及尊重。
皇帝陛下装作一脸茫然的听着自己的几位谋臣也商量着眼前的形势,太师大人则肃立一旁貌似在认真的思考。
果然一位谋臣提出,一定要给路正行搞一个像样的官位,要不然显得路政行在冥界不受重视这样恐怕不大好看。
是风给路正行一个什么官呢?
皇帝陛下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能干的臣子们。
有人说:“路王爷又没死,这个王爷的称号,不能落在路正行的头上,这可如何是好?”
当下便有一个谋臣劝慰到:“如今天地巨变,有什么不能变的?那个王爷现在活着又怎么样了?我看也没什么,只要能太平,就把王爷的称号直接传承给路正行即可。”
同时又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路王爷一向没犯什么大错,他在活着的时候便剥夺了他王爷的封号,这似乎有些不妥。”
是皇帝和太师认为这个意见表达的很中肯非常正确,路了凡王爷的封号是不能随便撤的。
于是便开始讨论起给路正行一个新的封长来,封个什么王呢?
看着手下这帮人东拉西扯,绕不到点上。
最后还是皇帝陛下想起来了,装模作样地问道:“能不能给他封个明王呢?”
非等群臣搭话,江太师连忙切换到黄帝黄恩浩的愿将如此尊好,封给路正行已完成我民国大业皇帝英明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众谋臣如醍醐灌顶,皇帝陛下在这特殊形式下真是牺牲多多,这可是至高无上的封号啊!
为什么说至高无上呢?
在冥界王爷是一种爵位,但是地位绝对要高于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爵,
王爷就是最牛吗?
当然不一样,就跟儿子里面还分个长子,次子嫡长子等等,王爷里面也是大有学问。
这个学问的第一要点就是一个字的王要比多个字的王牛,而且和皇帝这边靠得越近的王越牛!
所以路正行被封明王,那可是古往今来纵观两个平行世界以来最大的王位了!
相比之下,东方古国曾经有过秦王、晋王,燕王、楚王、齐王、王爷的封号与之相比都明显要差了一个层次。
上面这些王的封号通常是用封地来描述的,比如封在秦地叫秦王,封在楚地的叫楚王,风在齐地,叫齐王。
而路正行的明王封号,那可真是牛到了极点!
因为这个称号曾经是本国开国皇帝的封号,开国皇帝那可是皇帝的老祖宗。
能把祖宗的封号拿出来分给臣下,可见路正行的地位已经高到了什么程度,可见皇帝陛下对路正行已经重视到了什么程度。
为了表示对列祖列宗的尊敬,皇帝陛下专门去了太庙祷告了自己的祖先,并且有民国的天师,做了法事认定这个称号已经得到了列祖列宗的认可。
点而言之这一痛折腾,把京都群臣以及相关的谋臣们折腾的是七荤八素,欲仙欲死。
王平凤在路王府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比如皇帝已经召集俊重臣开始商议路正行封号的事情啦,比如冯浩的事情已经确定,皇帝先要去太庙祭个祖先等等。
每当这样的消息传来,王平凤都是满脸的不屑。
不就是封个王的封号吗?
至于这么难吗?
对于皇帝陛下的故弄玄虚大搞形式主义,王平凤颇不以为然。
王平凤心里想的是这些大男人办事比我们女人家还要啰嗦,,婆婆妈妈没完没了,她由此更加瞧不起京都的这些有权有势的大佬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