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之巅 > 第九十七章:是非分明

第九十七章:是非分明

良久,赵文华长长吁了一口气,或许徐邦宁说得对,老国公让自己自知的话很有道理。

徐邦宁说的很清楚,老国公已经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详细秉知了嘉靖皇帝,也就是说,此次徽州事件的始末将无比清晰地呈现在老大面前,任谁看了都会毫无理由地去相信,哪怕是作为老大的嘉靖皇帝也不会熟视无睹,毕竟人家是当朝一等国公,世代深受隆恩,从另一个方面讲,国公的话也是金玉良言。

国公不会骗人,他赵文华骗人了。

赵文华羡慕嫉妒恨的思维,促使其盛怒之下做出了颠倒黑白的壮举,还写成了白纸黑字呈报给嘉靖帝,相比国公大义凛然的奏折,孰优孰劣?孰黑孰白?一目了然。这也将无情地摧毁赵文华那颗心存侥幸的玻璃心,从此终身阴影环绕,刻骨铭心。

颠倒黑白,往大了说,就是欺君罔上,就是欺君大罪;往小了说也是人品不佳,也是人性卑劣。试想,当两份迥然各异的奏章放在嘉靖帝面前时,以大明老大的工作作风,岂能无视?猜忌心极的老大肯定会当场爆棚,然后做出......削职罢官事小,砍头事大。

大明的官场还没玩够,平生所学的坑人阴人招数还没使全,就这么驾鹤西去,跻身阴曹,九泉之下也难瞑目啊!况且此生罪恶罄竹难书,死后要下十八层地狱狂受无尽苦难,此时还不如奋起自救,赢得一丝生存契机,将来就算是要忍受地狱之苦,现在也要把这番该受的苦难以荣华富贵来顶替,死后也没有太多遗憾了。

不行,得自救,不能就这么身陷囹圄。

身心没来由一阵冷战,赵文华倏忽间茅塞顿开,顾不得惩戒眼前这个使自己陷入无尽悲凉的大胖子,毫不犹豫窜进书房,从凌乱破碎的书桌上捡起同样凌乱破碎的狼毫大笔,铺开一张逃过劫难的奏本,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挥挥洒洒,一挥而就。

‘臣谨记圣恩,自代天子祭海以来,无不夙夜忧叹,辗转反侧,以报皇恩。入浙数月,时刻秉承圣意,监督剿倭大业,虽无尺寸之功,但尽心尽力完成天子所托。今有徽州事件,倭寇流窜犯案,致使我沿海百姓流离失所,损失巨大。臣不才,与应天巡抚曹邦辅合兵一处,共赴国难,历经奸险,终于剿灭。大捷之后,臣为属下蒙蔽,以为曹邦辅贪功冒进,剿倭不力。岔怒之下,臣失察之,上书弹劾曹邦辅等人,致使忠臣良将身陷牢狱,臣自责,臣愚昧。事后念之,以为不妥,遂亲身细细访查,终于得知事情始末,曹邦辅等人无罪有功。臣诚惶诚恐,现上书细陈真伪,还曹邦辅等人清白。罪臣双眼蒙蔽,失察体大,请圣上治罪,虽千刀万剐,臣亦无怨...........’

罪己奏折写完,立即千里加急送往京师,事后结果如何,都不是赵文华所能考虑的了。

赵文华仿佛用尽了全身精力,浑身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软软瘫在座椅上,洁白的便衣上下尽是汗水,不少地方已凝结了一层淡淡的盐渍,散发着腥臭的味道。双目无神,紧紧盯着房梁,嗫喻着嘴唇,不知在喃喃什么...........

良久,招来王书办,看向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凌厉的光芒。

王书办岂能不知他的心思,早在主子写奏折时,王书办就已知道奏折的内容,尤其提到了‘臣为属下蒙蔽.....’

主子的心思很明了,赵文华希望他能充当那个蒙蔽上司的属下,然后咬紧牙关承接所有的罪行,最后在主子无比痛惜中身首异处,赶往西方极乐世界。

绑了郡主,国公大怒,都没有丢掉小命,可却栽在了这个小人手中,王书办深深痛惜自己的命运。

王书办也如主子那样双目无神,心中突然很后悔跟了这个奸臣主子,好处虽然捞了不少,可无命消受,身家性命从此报销。

他又突然羡慕起国公府中那些小军士了。

...............

最新小说: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