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带兵在外的统帅,在朝廷不知道的情况下秘密和敌方接触,这已犯了很大的忌讳。
当年的袁崇焕的怎么死的?
“通敌”就是袁崇焕的罪名之一,难道他张启阳不知道吗?
若是因为这事就怀疑张启阳和清廷暗自勾结,复隆皇帝还没有这么傻。
现在的清廷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只要张启阳一直打下去,光复故都中兴大明的功劳本身就大到了天上去,而清廷能给他什么?
虽然不怀疑张启阳的忠诚度,但这事却让复隆皇帝心里很不舒服。
这么大的事情,你张启阳根本就没有和朝廷说一下,就自作主张的去办了,难道你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程度?
还是说你根本就不在意朝廷的处罚?
大战正酣之际,复隆皇帝还没有蠢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去怀疑张启阳的程度,但心里却埋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疙瘩。
最有意思的是,洪承畴这个战俘竟然不在朝廷这边,还捏在张启阳的手心儿里。
到底是不是应该用洪承畴去交换史环?
若是交换的话具体应该由谁去执行,等等这些问题都让朝廷犯难。
“此事朕自有主张,望尔等顺天应民早日来降,若再抵抗天威,雷霆一击之下,朕实不忍言之。”
“恭祝大明风调雨水国泰民安,恭祝陛下龙体康泰万福金安。”
一场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和议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就好像是晨间的薄雾一般很快就烟消云散,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复隆皇帝却始终对张启阳的所作所为无法释然,虽谈不上耿耿于怀,但心里总是觉得有些别扭。
要说因此就生出见疑之心,还远远谈不上,只是觉得张启阳有点太不把自己当回事。
这个时候的复隆皇帝真的很希望能够收到张启阳的一份奏折,哪怕是作为事后的补充,张启阳也应该对朝廷做出解释。
就算是单纯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尊敬,他也应该这么做。
但是,一直过了去十几天,皇帝都没有收到张启阳的任何奏折,反而是高起潜的奏折先到了。
高起潜在奏折当中,对这次和谈完全就是一种反对的态度,认为和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无论伪清廷在和谈之中说了什么,都不足为信,朝廷切切不可上当,更不能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只有在战场上拿到的东西才真实可靠,指望和谈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我们在前面打生打死,朝廷却在后方与敌和谈,这对前方将士的士气伤害很大。
到了这个时候,连复隆皇帝都有点后悔了。
仔细想想,十几天之前的那场和谈确实不应该发生,根本就应该用非常明确和强硬的态度拒绝和谈,而不是在和谈的过程中放几句狠话。
在这份奏疏当中,高起潜提到了用洪承畴交换史环的事情。
按照高起潜的意思,朝廷就应该在这个事情上装聋作哑,就当没有这回事,最真实的目的就是摆出一副绝不和清廷有任何官方往来的强硬姿态。
大明朝根本就不承认清朝的合法性,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高起潜的这番说辞,让复隆皇帝深感惊诧。
他完全能够理解高起潜的意思,但他专门给张启阳张目,那就显得很耐人寻味了。
高起潜这个监军不是用来排兵布阵行军打仗的,而是代表朝廷在毅勇军的一种存在,既然监军大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那就表示朝廷已经知道了,至少张启阳早就对高起潜通过气了。
但事实真是这个样子吗?
只怕未必吧?
要是张启阳真的早就对高起潜说过这个事儿,高起潜一定会及时的告知皇帝本人。
一直到现在他才说,明显就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
不论这到底是不是高起潜在帮着张启阳补救,至少程序上已经做的滴水不漏了。
就算是皇帝心中有些小疙瘩,也只能暂时放下。
又过了两天,张启阳的奏疏终于递到了皇帝手中。
这份奏疏当中,所使用的言辞和他想表达的态度几乎和高起潜如出一辙,都极力否定和谈,认为这本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对于前方的军心士气伤害极大。
同时,张启阳很明确的指出了一个问题:私自和清廷方面的接触确实是有,因为他真的很想把史环营救出来,这对军心士气的提升以及朝廷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帮助。
但清廷却利用了这个事情,把私下里的交易变得公开化了,其实这根本就是一种挑拨,以圣天子的慧眼,应该不会上这个当。
同时,张启阳表示出了一种认错的态度,承认自己在这个事情上做的有些欠妥,并且表示不会再和清廷有任何接触,而且一定会马上掐断沟通渠道,想其他办法继续营救史环。
既然理张大帅都已经认错了,复隆皇帝的心情顿时就好了许多,马上做出了“批示”。
“朕早知敌之险恶用心,此等挑拨之伎俩,徒增笑料尔。朕身在宁城心系战事,待卿凯旋之期,君臣齐聚功高楼相贺之。”
虽然我这个当皇帝远在金陵之地,其实非常关心前方的战事,就等着你们光复河山之后与你一起在功高楼上庆功呢。
转眼之间,就又是一副君臣和睦上下同心的样子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