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洋和尚,你们可有写顺民?到时闯王来了在门上贴上顺民,可是有从龙之功呢?”
说着这位知道最近招人,顺带将郑恩直接当成新来的洋和尚的邻居,还挥了挥手上纸张,有些得意的道:
“我这两个字可是隔壁老宋,你刚来,不认识老宋,总之是老宋花大钱请酒楼写家信的先生写的,之后我再照抄了上百遍,数这张最好看呢!
要不要我将它借给你们抄?或者我将我之前写的里面挑出几张好的送与你们,街坊领居的多多扶持。”
想不到这个爱管闲事的还挺热情的,倒是算个好邻居,可是从龙之功是没有的,顺民一家亲倒是有的,看他家也是中等之家,估计会有个把总千总带亲兵入驻。
那时候可真是你的妻妾就是他的妻妾,你的女儿还是他的妻妾,搞不好有龙阳之好的,你的儿孙包过你本人也都是他的妻妾,真正的一家亲了。
说着对方真去取顺民的纸张去了,倒是让郑恩不知怎么回报这个邻居。
没一会对方又从家中出来,见街上也安全,拿着一叠比A4纸长点的纸递到了郑恩手里,至于为什么不递给大力三人,那就太简单了,一看郑恩体型就知道他是头人。
郑恩千恩万谢的将对方送了回去,人都上街了,也没见什么危险。
“有枪声!快跑!”
“跑!”
……
街头上的人刷一样的往家里跑,能站在外面放风的都是自持手脚麻利,如今倒也快的很。
“不对,是鞭炮!鞭炮声!”
有了耳朵灵的解读,大家都安静下来聆听,还真不是火枪的炒豆声,也不是大炮的轰鸣,不是鞭炮又是什么?
一个烟花在空中炸开,虽听不到声音,但在天空中炸开的烟尘与亮光,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顺军进城了!”
“还真是鞭炮!”
“还有烟花!”
“还有锣鼓声!”
街头上一时间热闹无比,一张张工工整整的顺民纸张被贴在了门上,有人还拿出了红带,鞭炮,活脱脱的就跟过年一样。
沉静了几天的北京城在这闯贼攻城的日子,突然热闹了,极大的反差比过年的冲击还大。
鞭炮、烟花、锣鼓、张灯结彩,活脱脱就是电视里的主角义军进城。
哪怕郑恩所在内城离闯贼攻打的外城西面彰义门,还有很远的距离,但百姓的兴奋已经不再掩藏,大家互相庆祝,说着祝福语。
教堂对面的热情邻居也走到了街上,拉着郑恩的手就有说又跳,好不快活:
“洋和尚,闯王来了,以后就不用纳粮了!什么辽饷、剿饷、练饷都去死吧!我们都能潇潇洒洒的活日子!”
邻居还是个话痨,连“新来的”这三个字的前缀都直接去掉,不停的述说闯王来了的好处。
旁边人也是连连赞同,郑恩一直如同腼腆的陪跳舞女一般,怎么看怎么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