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一声喊,于是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响彻整个临时营地,期间夹杂着惊天动地的哭号,这哭号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喜悦。
历代的中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可以耕作一辈子的土地,但开国之初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在这个大明三百年演化,到了这个末世却让他们成了赤贫,可想而知,对于属于自己可以耕作的,没有其他负担的土地的渴望是多么的迫切?这个消息怎不让大家大喜过望喜极而泣?
又一个关于放牧养殖的好消息更让百姓惊喜万分,再一次引动满山呼喊。
最朴实真挚的祝福,也是现在这些百姓能拿得出的最好的东西了,但一个归属感就快速的在这些来至四面八方的百姓中形成,这是吕世和过天星所没有预料到的,但也是曹猛和三叔所愿意见的。
接下来的事情是出奇的顺利,当然也有几个宗族不愿意分离,毕竟宗族一家在一起,大家都有个照应,心中也有种安全感,但猛子说可以给予一定物资礼送的时候,就马上就范了,既然来到葫芦峪,本身就除了一个宗族的名声之外再无长物,那些族长的话也不能抵挡住土地的诱惑,所以只能听凭分拆。
赵铁匠各种手艺工匠的招募也是顺利非常,因为山寨上允诺这些手艺人和工匠,不但可以得到该得的土地,还可以在分配了一定的工作后,得到额外的报酬,这点报酬虽然不多,但对于现在身无长物的人们却是天大的报酬。
尤其郑重承诺,工匠不入匠籍,他们都和大家一样是百姓,是农民。这最重要,只要不入如奴隶般的匠籍,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奖励,再有赵铁匠带着兄弟们现身说法,更拿出闯王亲侄子张二郎来说事,感情闯王的侄子都是匠人啊,这样,那些隐藏在百姓间的工匠开始打消了顾虑,一个个踊跃报名。
书生们,这里主要是没有功名的童生,还有念过私塾的学生,当时还有顾虑,儒家的忠君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不是一时半会能转过弯来,虽然被生活所迫来到山寨寻个活路吃食,但毕竟认为这是从贼的勾当,所以宁可隐没在人群里寻个自我安慰,也不愿出头帮黑虎寨做事。
但陈策和陈三有办法。
看见身穿长衫的,(在当时,农民都是短衣,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文人都是穿长衫。)立刻上前,亲热拉话。
“先生,我决定安排您在老营三叔身边做书记(此书记非彼书记,相当现在的秘书)如何?”言语里没有半点商量。
“老朽不识字。”那个身上长袍补丁摞着补丁的老童生连忙辩解道。
“是吗?可惜了我们军师开出的月俸30斤好米的价格。”
那老书生眼睛一亮,但马上执拗的把脖子转过去。
“那好吧,明天分给你一把铁镐,还有四亩好荒地,开垦出来便是上等田土,但是,按照山寨的规矩,只有自己亲自开垦的才算做名下,雇人开垦却是不行,更何况想来您老也雇不起人吧,那对不起了,您在老营里没有土地了,我们不能让一块好田荒废了不是?”陈三笑嘻嘻道。
一听这话,那老先生当时大急,没有土地,那自己老来指望什么?且先不说老来,便是现在自己就能饿死,但是让自己这个读书人去开垦荒地?且不说有辱斯文,便是自己放下身价,那也要自己体力所能啊,老伴或许还可以,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怎么能做到?
“如果您愿意成为一个书记,不但一月有三十斤好米补贴家用,而且我还能发动士卒代替你开荒,毕竟那帮小子长跑,做俯卧撑都是干吃干饭也是锻炼,不如就把这功夫用在开垦荒地上,您说是不?”威逼完了,陈三开始诱惑。
“我不会给贼人工作的。”心中已经没了底气,毕竟肚子和面子的抉择还是分得清的,但一份坚持还是要有的,所以便小声的抗争了。
“没关系哦,你不愿意干这个也可以啊,您可以教山寨上那些孩子识字啊,做个私塾先生肯定可以的吧。”
陈策和陈三都以教书为幌子,四处揽人,毕竟这教适龄孩子念书,这是公布出去的事情,也深得这些书生赞同,也是书生们传播圣人言语的事情,当时那个老童生慨然答应。
陈策和赵兴偷笑,只要你上了车,那就不由你下了。实在不行,拿了我粮食不给我做事?我们是什么?土匪,刀子面前,你个书生只能就范。
下一个长衫在哪里,陈三与陈策扑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