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尝试张了张口,发现这一次并没有被打断,这才放心的开了口。
“仙师,我想改一下问题,我这次想问的是。”
“我大唐第一个被宦官所弑的天子是何人?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又是什么?”
问题出。
唐家堡中的新晋成员自立哥李亨,表情骤然一变,眼神中透着不敢置信。
嘛玩意?
宦官弑君?!
宦官有这么恐怖吗?李辅国明明很贴心啊!
季伯鹰则是眉头微皱。
李二果然不愧为天策上将,这一下子就把问题的回答面扩大了!
原本季伯鹰只需要回答到唐德宗这个时代就可以了,现在被李二这么一扩大,这个回答范围高低得延续至唐顺宗李诵,甚至是唐宪宗李纯。
“嗯。”
季伯鹰微微点头。
本着诚心商人的态度,既然已经答应了要给李二一个答案,那就得把这个答案给透,缺斤少两不是他季伯鹰的交易风格。
“在解答你这个问题之前,你需要先了解一个人,唐朝第一位由宦官推戴上位的天子。”
此话一出,李二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不仅是李二。
在李二的身后,唐家堡成员之李治、武曌、李隆基、李亨,都是眼眸紧凝,认真听着。
宦官推戴?!
我盛世大唐!无根太监竟然能够推戴天子上位!
“代宗李豫。”
这名字一出,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两个眼神骤然一亮,对于这个名字他们自然是都不陌生,这是李隆基的长孙,是李亨的长子。
尤其是李隆基,李隆基平日里极为喜爱这个长孙。
在李豫还是个小娃娃的时候,李隆基就封李豫为广平王,更是称赞‘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是吾家一有福天子也’,差点就冠上一个好圣孙的名头。
季伯鹰脑海中飞速掠过关于唐代宗李豫的一些事迹。
其实李豫的庙号原本并不是唐代宗,而是高大上的唐世宗,只是为了避讳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这才改成了代宗。
这和明代宗朱祁钰不同,朱祁钰的那个‘代’,应该是字面意思,毕竟是朱由崧给定的。
唐代宗李豫,和祖辈的光辉比起来,这位天子在大唐史上有些小透明,但总结其一生,却是不折不扣、文武双全的一代帝王,甚至后世有人将其和唐宗李世民相提并论。
当然,实际上比李世民肯定是比不上。
但李豫彻底平了安史之乱,带给了天下百姓久违的平静。
李豫生于乱世治乱世,治罢乱世开太平,甚至在李豫的帝王权术之下,原本在肃宗年间嚣张跋扈的宦官势力,一度被碾压到尘埃。
以宦官程元振剥夺权宦李辅国之权,接着李辅国半路被莫名其妙弄死,接着故意纵容程元振在朝野内外乱搞,再加上出逃一波长安之后,以致大失人心,回长安之后,随即在百官联奏之下,一道圣旨,轻松罢了程元振,流放溱州。
后以鱼朝恩麾下神策军,重塑中央禁军,待鱼朝恩权大,李豫与宰相元载密谋设局干掉了鱼朝恩,过几年,又用干掉鱼朝恩的相同法子干掉了权倾朝野的权宰元载。
自此,朝廷上的妖魔鬼怪基本平息,百官都见识到了这位天子的帝王权术,轻易不敢乱来。
李豫开始任用贤相,除旧革新,虽说后面也干了许多非人事,比如大肆修建佛寺,劳民伤财之类,但基本上是给乱世大唐带来了久违的安宁。
大致总结李豫的一生,这位大唐天子生于乱世,登基之初,内有饥民起义、藩镇作乱,外有吐蕃回鹘等虎视眈眈,内外交困的局面丝毫不亚于大明崇祯时期。
要是换了朱由检来坐李豫的位置,估计大唐在这个时候就得宣布亡国了。
不论李豫做的如何,个人有什么毛病,他终究是在大唐风雨飘摇之际,稳住了大唐江山的基本盘,给了后世之君一个中兴的机会。
季伯鹰想定,把这些关于唐代宗李豫的信息内容,一股脑打了个包,全部以「通晓」方式,注入了以李二为首的唐家堡一行人脑海之中。
新知识涌入,捋顺之下,得要一小会时间消化。
当李二等人将这些内容融汇之后,李二眉头更是露出疑惑之色。
关于代宗李豫最后成果怎样,李二暂时不怎么关心,他疑惑的一点是。
“仙师,既然在李豫时期,宦官势力已经得到了压制,那为什么我大唐往后还会发生宦官弑君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对于这个问题,李二表现的显然是有些着急,下意识便是脱口问道。
“不用急,后面都会讲到。”
季伯鹰淡淡开口。
“小唐啊,有点耐心,一步一步来,兄长都会给你解惑的。”
老朱笑呵呵的拍了拍李二的肩膀。
接着。
季伯鹰眼眸微凝,注意力锁定唐朝大历时空,心念一动。
唰。
只见在右侧外教区域的唐家堡位置,有着一中老年男子出现,这男子身着御皇色唐制龙袍,刚一出现,满脸都是懵逼之状。
此人,便是大唐代宗李豫。
就在李豫看见李亨和李隆基的刹那,脸色骤变。
他不认识李二武曌小野鸡,但是亲爹和亲祖父肯定是忘不了。
「通晓」。
懵逼之际,季伯鹰扫了眼李豫,顺便将课堂基本手册的信息内容,顷刻灌入了李豫脑海之中,这让他的惊愕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
接着。
季伯鹰看向李二。
“大唐宦官之势复起的原因,在于德宗李适。”
言罢。
懒得费口舌,季伯鹰将唐德宗李适在宦官上的骚操作内容做了个简略打包。
德宗李适在削藩镇失败以致四镇之乱,尤其是「泾师之变」仓皇逃出京师之后,身边只有一百来个宦官守卫,内心对武将已经是彻底失去了信任感,一改登位之初对宦官的排斥冷漠态度。
从那之后,开始逐步将禁军兵权交付于宦官手中,刚返回长安,李适便是迫不及待将禁军中的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任命亲信宦官为‘监神策军左、右厢兵马使’,自此开启了宦官分典禁军的先河。
次年,又对神策军进行大规模扩充,并将其改名为左右神策军,改宦官官职为‘监勾当左、右神策军’,从这一刻开始,神策军完全凌驾在‘羽林军’、‘龙武军’这些禁军之上。
大唐禁军之名,基本上就是指神策军。
又过十年时间,李适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合适了,一道圣旨颁下,直接在左右神策军中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这一次宦官不再是监军,而是实打实的成为了统御禁军的主帅,成为地位高于神策军大将军之上的实际统帅。
并且,打造天下各镇兵马的监军印信,从体制上确定了宦官在各地监军的法理性。
李适将宦官统率禁军,监理天下兵马的制度规则流程化,这等于是彻底封死了后世君王对打破宦官手握军权的冲击之路。
毕竟一旦有利于某种势力的制度成型,必然将会得到这股势力的疯狂守护,在王朝覆灭之前,基本上不可能被更改。
将这部分内容打包,点击发送之后。
可见李二、李治、武曌、李隆基,哪怕是刚来还没有搞清楚现场状况的李豫,都是脸色铁青,唯有李亨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大问题,毕竟他最爱最信任的就是李辅国了。
“友情提醒,可以准备好趁手的家伙,你们接下来要动手的地方,应该挺多的。”
季伯鹰瞥了眼李二这帮唐家堡众,个个眼中都是有着火在烧。
愤怒,是需要发泄的,憋在心里久了只能有害身心健康。
闻言,李二眼眸一凝,反手便是掏出了自己心爱的小金瓜。
在他的身后,李治小野鸡、武曌、李三郎、李亨,都是纷纷掏出了一枚金瓜小锤,这是李二开课时就托阿标为他打造的一批唐家小金瓜。
唐太宗的这点小要求,阿标自然是答应了,火速命人去定制了,仅仅一个时辰就全部搞定。
在季伯鹰和老朱去建文时空的空挡,刚刚送过来。
还处于一脸懵逼状态下的李豫,还未反应过来,他亲爹李亨已经将一把小金瓜递给了他,李豫鬼使神差的握在了手中。
老朱扫了眼唐家堡众人手中的金瓜小锤,嘿嘿一笑。
他发觉自己的大明带起了一波风气,并且这波风气刮向了大宋和大唐。
果然,咱大明的时尚才是最叼的!
……………………
大唐贞元时空,贞元十九年秋初。
长安城,大明宫紫宸殿。
年逾六十岁的德宗李适,此时正站在御案之前,手执一根狼毫墨笔,于御案宣纸之上,挥毫如墨、笔走龙蛇。
「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
作为大唐诗词才气第一的天子,李适平生的爱好并不多,尤其是自从上年纪之后,甚至对女色都没有什么兴趣了,只剩下作诗写词了,他也成为了振兴大唐诗坛的重要人物。
“妙,绝妙!好诗!”
“圣人之才气,远超太白!”
李适身侧,内官俱文珍连声赞叹。
这位俱文珍,就是大唐第一位实践废皇帝流程的宦官。
“呵呵。”
李适很是满意自己的文采,放下手中狼毫。
“朕昨夜做了一个梦。”
“朕梦见了太宗皇帝,他告诉朕,朕首创内官统率禁军乃是稳大唐万世基业之策。”
话语落。
俱文珍眼睛一亮,骤然跪地,纳头大拜。
“敬拜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适笑了笑,他这个人素来是不拜道佛、不信鬼神,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若非是祭祖礼仪实在免不了,他连太庙祖陵都懒得去。
“不过是一个梦罢了,有何所拜,难不成太宗还能站在朕面前不成。”
————————
PS:月末三天了,求仲父们一波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