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后他的盒子,设想用户可以通过其在电视上玩游戏,看新闻,股票,电影,听音乐,非常漂亮的idea。
由于这个盒子按照设想是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产品。
所以陈天桥不断花钱给盒子买内容,,视频,电影,社交软件,电子商务……
可是陈天桥的理念领先当时太多年了,后世各种盒子很多年后才兴起,而且三网融合一直未实现,后世技术方面的盒子一般都是基于安卓系统,成本低廉,而陈天桥当时只能选择英特尔芯片、微软系统,这导致初期的盒子和PC一样大,价格超过6000,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这个价格真是太贵了,无法接受。
当时盛大销售团队的反馈数据明显显示,盒子的第一批买家,大部分是《传奇》和陈天桥的“粉丝级”土豪,而非普通群众。
但是陈天桥高估了市场对于新兴产品的接受度。
他只是曾在朋友圈里搞调查,结论是大家都对盒子非常感兴趣且乐于尝试,陈天桥因此信心十足。但他似乎忘了,他的朋友圈非富即贵,这些人的想法并不能代表普通大众的市场。
实际上,早期华夏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大家关心的还是哪款MP3质量好,什么牌子的电脑比较耐用。对于盛大盒子那种“黑科技”,领先半步是商机,领先太多是不靠谱,绝大部分人持怀疑、观望的态度。
最重要的一点是盛大的盒子其实只是一个载体,里面的内容才是消费体验的重点。
而内容的核心是电影、电视等视频资源,在当年,这些资源很匮乏。优酷创立于2006年6月,土豆成立于2005年4月,爱奇艺是2010年的产物。盛大盒子的年代,视频资源把控在传统电视台手上,当时广电和电信仍在“内部协商”的归属,又怎肯将这些资源转给盛大?
除此之外,2005年宽带用户中,80%的使用者下载速度低于100 kb/s,可想而知,即使游戏和视频资源不成问题,如此网络条件也难以支撑上佳的用户体验。
在上述因素的制约下,盛大盒子出师不利,营收寥寥无几。天才陈天桥
败给了天时。
陈天桥前瞻了“硬件入口+内容收费”的广阔前景,希望以“早产”的方式,抢占先机。
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沃尔玛起初也只是一间“小商铺”。陈天桥的谋划是先占座,在改善产品、培育受众、等待技术发展间“统一度量衡”,做成沃尔玛。
强大如乔布斯,也得克制自己的先知**。
他曾很早就说过Ipad和智能手机的前景,但直到触屏和无线网络技术成熟并投入大规模商用后,才真正实施。
可见在互联网空有先知也不一定能成功,需要天才也需要天时。
天才于李均是先知,李均也需要天时,陈天桥的案例,李均特意回想研究,就是为了彻底地抓住李均最为着重的互联网的投资。
重生以来的所有投资,于李均而言,都只是蓄能,然后在互联网事业上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