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干了一辈子瓦匠活的泥瓦匠们,更是看傻了过,尽管原本他们就对那个“水泥”好奇的很,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是用土、石灰加水和在一起砌墙造屋,至于达官显贵们那样的,也不过是加了米汁的土泥。可在这里用的却是凝固后像石头一样结实的水泥,而更不可思意是那“水泥”居然是在窖里烧出来的,再磨成粉,就成了“泥”。
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相比于其它人的惊讶,施奕文却盯着水泥新砌的墙,自言自语道。
“差不多应该相当于200号以上的水泥吧……”
按照资料上的说法,如果把窖温升高到1300度,制得的水泥可以达300号。
“光启,你记不记得,书上说的抗拉测试,是怎么进行?还有抗折测试,你看看和玉民他们一起,让工厂那边制造一些设备,然后对这些水泥进行测试,将来还可以继续改进工艺,提高水泥的质量。”
听着老师的吩咐,徐光启自然是热情十足的投入到新的试验中,至于玉民则是庄里的少年,少年人常在一起玩,自然得他也把学会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教给了他们,慢慢的倒也成了一个十几人的“学习小组”,对此施奕文自然是乐见其成,甚至还鼓励徐光启到庄里的社学教人数学。
现在当然也会鼓励他们进行试验,而且这些水泥也需要进行测试。尽管还没有进行测试,但是在水泥干结之后,证明这种烧制的土水泥完全可用来砌筑引水渠,或许不一定能用来建筑混凝土建筑,但作为建筑材料的黏合剂倒是再合适不过。
有了砖、有了水泥,原本暂停下来的施工,又一次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春去夏来,在天气一天天变热的时候,终于,第一座水轮机在河边的轮机车间里安装完成了,几乎是在它投入使用的第一时间,所有人都被它强劲的动力给惊呆了,甚至就连同施奕文自己也惊呆了。
“差不多有二十马力吧!”
自言自语着,施奕文看到原本缓慢挤出砖坯的挤压机迅速的挤出一块块砖坯,速度提高了不下十倍。别说是对于这个时代工匠,就是对于施奕文来说,这样制砖的速度,都是很难想像的,动力的增加让生产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不过现在唯一制约制砖坯效率的,恐怕就在于砖厂能开采出多少粘土了。只要粘土能供应得上,这座轮窖砖厂每年都能生产上千万块砖。
而在卢沟河畔的轮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这里的地标性建筑——15米高的红砖烟囱,本身就非常醒目,尤其是在它喷吐出浓烟的烟雾时,即便是相隔甚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