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日子里,我一面督造骊山皇陵,一边和王翦,蒙恬研究如何攻下楚国,楚国可以说是最后一块硬骨头,一旦攻下楚国,要灭齐国就如探囊取物了。可一晃又过去了几个月,可是秦王嬴政一直没有动静。
这天上朝,嬴政终于提起了攻楚之事,不过在大殿上老将王翦和一位叫李信的年轻将领起了争执,这李信和蒙恬一样都是秦国年轻将军中的佼佼者,荆轲刺杀嬴政事件后,李信就随王翦率兵攻打燕国,秦军的主帅虽然由王翦担任,但是这一场灭国之战最大的风头被初出茅庐的李信给抢了去,李信当时仅带着几千士兵对太子丹紧追猛打,逼着燕王喜斩杀太子丹,李信也在这场战争中崭露头角,自此引起了嬴政的注意。
现在这两人争论的焦点是灭掉楚国到底要多少兵力,王翦认为非六十万兵力不可,而李信如果让他率兵灭楚二十万人足够了!
秦王问计于群臣,也都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有的支持李信,有的支持王翦,听起来每一方的理由都是挺有道理的。嬴政一时也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最后他征求我的意见,我当然是支持王翦的用兵方略,认识王翦这么久,我自认为还是比较了解的王翦的,他老成持重,对阵时宁愿闭关不出,也尽量不打无把握之战。在战场上他就像一只猎豹,静静的潜伏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用足够的耐心等待捕猎机会的出现,不到最佳时机绝不出手。而对于李信我却一无所知。
嬴政见我支持王翦,未置可否便退朝了。
过了几日嬴政最终还是宣布命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领兵二十万进攻楚国。看来他还是选择了相信李信。
不管秦王嬴政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我还是挺佩服这个年轻人的,他明知我身怀法术,而且前几次谏言次次都被我言中,他却没有盲目听从我的意见,这至少说明,他是个有主见的人,不管是谁也别想牵着他的鼻子走。而一般来说,有主见的人也是很霸道的人,容不得别人对他的权威有丝毫的侵犯。
王翦随即便上书要告老还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嬴政竟然也批准了。
王翦走的那一天,我和蒙恬前去送他,只见为他送行的人寥寥无几,王翦征战一生,为秦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到老了却落得这个下场,我顿觉十分悲凉。
“国师在为我伤心?”王翦策马和我并排而行,他问我。
我没有说话。
“国师有所不知啊!这才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归宿啊!我年纪渐老,再过几年也不能领兵打仗了,就算留在朝中也是无用了,而且……”
“而且什么?”一旁的蒙恬问道。
“而且你们没看到武安君白起的下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