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一章50万讲座费、实验成功以及能力升级王浩重新审视了白板上的内容,随后再转过头表情有些无奈。
他觉得讲解已经够精细了。
这只是一个计算、分析方法而已,并不是证明方法的有效性。两者的难度,都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李建华三人则感觉非常的尴尬。
赵新都有点不想让李建华说话,他们两个还能听懂一部分,但只是前面三分之一不到的部分,后面就有些跟不上了。
他们自然知道李建华为什么都听不懂,因为最前面就有很多很深奥的数学内容了。
在后面则是牵扯到非常高深的离散数学、泛函分析等内容,他们也就很难再跟上。
李建华尴尬了好半天。
他发现自己预估错了难度级别。
想想也知道了。
那可是对于偏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而偏微分方程组中,有两个是不能求解的NS方程,即便想做分析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求出整个偏微分方程组的近似解组了。
这个难度比分析单一的NS方程要高上好几个级别。
李建华深吸了一口气,问道,“王教授,像是崔勋年拿过来的方程组,你用这种计算方法,求解一组近似解组,需要多久?”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说道,“我最开始是找出六个解组,后来就是对每个解组进行转换分析,每一个解组进行了三次转换,再继续就太过复杂了。”
“如果是一组近似解组,转换三次,大概需要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左右吧。”
他说着摇了摇头。
这种继续求取近似解组的方法,每一次分析都会更加的精细,涉及到的计算分析也会更加的复杂,甚至可以说,难度是成倍数级别上升的。
第二次转换比第一次转换,需要的时长多一倍以上,而第三次转换又比第二次转换需要的时长多一倍以上。
他的计算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第三次转换上,所以就没有再继续转换了。
主要因为感觉耗费时间太长,提升也不大了。
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时间听起来并不长,不过仔细想想,王浩的水平能力,而且是他自己创造的方法,还需要几个小时时间。
换做是其他人用同一种方法,估计要用几天时间?
几十天?
“时间再长也没关系,关键是能做出来!”
“但是,现在主要是听不懂啊……”
李建华思考着看向王浩,说道,“王教授,跟你直说吧,你在这里讲的东西,我们想听懂,太难了。”
他说的有一些颓丧,但还继续道,“王教授,伱有没有时间?能不能到我们研究所开个讲座?你这个研究对我们飞机设计实在太重要了。”
“当然,我肯定会把事情上报,你的研究还是你的研究。我们也会帮忙总结起来。”
“讲座,你也不用担心,我看过材料院的申请,好像是五十万,对吧?”
“没问题!”
李建华一咬牙说道,“我们也出五十万!”
他开口说讲座费50万,是有一定底气的,要是没有过材料院的申请,别说是五十万讲座费了,即便只是二十万、三十万,他也不敢打包票。
但是,已经有了材料院的‘前科’,情况就不一样了。
王浩到材料院做个讲座,拿了50万讲座费,还受到了材料院上下一致好评,包括武钢的专家都给予了绝对的肯定,高分子实验室的评价也不错。
现在是请王浩到飞机设计所做讲座,有了103所的报告,王浩的研究,对于飞机设计重要性不用多说,航空集团会牙疼一番,最终还是获得审批。
如果不审批,到时候有话说,“同样是王浩教授的讲座,为什么材料院能审批,我们沈城飞机设计研究所就不能审批呢?”
总之,李建华是很有底气的。
王浩听到说有五十万的讲座费,还是犹豫了一番,“我并不是不想去,而是最近有个实验要做。”
“这样吧!”
他想想道,“下个月初,我看看,有时间我就过去。”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李建华确实很着急,他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计算方法,但这种事情也急不得,毕竟是一个很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讲解了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理解了再运用起来,也需要一段时间。
而且他还想着召集更多的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专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五十万,不能白花啊!
等王浩谈好了以后,李建华三人一起走出了计算机实验楼,他们一边是期待王浩的讲座,一边也感觉有些颓丧。
赵鑫两人的感觉更明显,他们就是专门做外形设计计算工作的,现在他们就感觉做研究实在太难了。
回顾历史。
在几百年前的时候,工匠根本不需要文化,只需要经验和手艺就可以了。
后来到了工业革命时代,懂一些工程学,就能成为很出色的技术研发人员。
再后来,也就是几十年前,飞机外形设计项目中有个专业的空气动力学专家,说出去都很了不起。
现在流体力学专家、空气动力学专家就是标配,他们自认为已经在行业内很有水平,可发现未来很可能被淘汰掉。
他们的水平还是远远不够啊!
按照王浩所讲解的这个数学分析计算方法,需求不仅仅是空气动力学专业人士了,而是需求偏微分方程领域的专家,还需要精通数学分析……
那就是很优秀的数学家啊!
赵鑫两人都有一种被时代所淘汰的感觉,他们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但毫无疑问的是,王浩的研究对于飞机外形设计非常重要,他们是专门做这个研究的,飞机的外形都要根据动力组的计算结果来设计。
所以方法一定是要学到手的,不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三人一起回到了团队中。
这时候,团队已经参观过纳微实验室,正在校园里走着,也不知道具体是要干什么。
夏国斌尴尬的在前面带路,好在他身边还有朱建华、杨海燕等人,就忍不住吐槽的说上一句,“这个团队来,纯粹就是为了王浩啊,和我们纳微实验室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也没有提前说,不知道啊。”
杨海燕道,“我们就是尽量招待好。”
朱建荣则是道,“你们纳微实验室不是申请航空材料院那边的项目吗?飞机设计所和材料院也有点关系……”
“我也是这么想的。”夏国斌说着还摇了摇头。
李建华三人是在路上找的团队,随后学校的几个人就过来寒暄了一下。
等寒暄了过后,几人跟着一路转了转校园。
中午到学校的餐厅吃了饭,他们就准备离开了,在临走之前,夏国斌还是忍不住问了句,“李总设计,你觉得我们纳微实验室争取航空材料院那边的项目有机会吗?”
“这个……”
李建华根本不知道情况,他也不可能管到航空材料院,而且也没去纳微实验室,就只能说上一句,“回头我帮你问问吧。”
这是一句很没有诚意的话。
夏国斌也只能继续叹气,他仔细想想,发现找什么飞机设计团队,根本就完全不相关,还不如直接找王浩问。
王浩在材料院可认识不少人,还包括能做项目决策的大人物。
……
王浩可不关心什么纳微实验室的招标项目。
现在他关心的是物理实验室的复刻实验,实验准备大概有一个多星期时间。
这一天,所有材料全部到位,实验准备工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王浩早上就去了实验室,关心了一下实验问题,“准备的怎么样了,何教授?”
“都差不多了。”
何毅忙着手里的工作,“我们根据研究设计了实验,是让超导材料的部分,按照螺旋结构排列,只是这样会耗费更多……”
他说着叹了口气,苦笑道,“如果这一次没有发现,我们的项目就结束了。”
去年申请的项目,预计资助时间是三年,结果才一年多时间就把经费耗光了。
这样的项目做下来,再申请其他项目估计也很难了。
何毅还是很有压力的。
王浩笑道,“要往好处想,万一实验有发现呢?我感觉,我们的理论研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还是没有发现,可能交流重力理论是错误的?”
“这应该也算是结果吧?”
“你说的有道理。”何毅仔细想了想道,“要是实验不成功,而且没有其他发现,我们就这样打报告。”
“哈哈。”
两人说笑着就继续着实验准备。
超导的实验难度还在于超导材料的准备上,他们用的是铁基超导体,难度主要在于降低温度上,过程中要使用很多的液氮,以及其他手段去保持超低温。
这也是经费耗费最多的部分。
超导技术之所以难以大规模应用,也正是因为降低温度是很困难的。
即便是高温超导材料,也要制造零下两百摄氏度左右的环境,显然其难度是非常高的。
当天又准备了有几个小时,一直到下午2点的时候,才确定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物理实验室参与项目的人都围在了实验大厅里。
大厅中间安装着实验用的设备,最核心的就是中间螺旋环绕的超导材料,以及旁边的通电装置,而围绕着设备建造的管道,都是用来输送液氮做降温使用。
实验设备边缘、上方以及内部,都有安装着检测仪器。
一群人围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说话,王浩开口问向了何毅,“可以开始了吧?”
何毅抿了抿嘴,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深吸一口气才道,“开始吧!”
这对于物理实验室确实是很重大的决定。
一次实验只进行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准备工作要很久,耗费的经费达到几十万,也是他们在项目上最后的经费了。
王浩则是没有丝毫感觉,几十万的经费而已,重大的实验当然会耗费很多经费,不都是很正常的吗?
实验正式开始。
负责实验操作的是两个副研究员,还包括颜静,她是负责记录核对数据,还有几个在职博士后,负责维持液氮输送装置的正常运转,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
何毅,肖新宇以及王浩,就站在旁边看着。
等实验正式开始以后,他们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眼神都看一下设备圆盘上方的气球。
为了观察交流重力的现象,他们准备了一个和空气密度极为接近的气球,放置在圆盘的上方,大部分时间就飘在那里。
如果出现交流重力的现象,就会形成向上的空气运动,也就是风力,即便重力只是减少1%,气球也会出现上升的情况。
这是肉眼能看到的现象。
当然,负责检测的不只是气球,还包括一台小型的烟雾发生装置,实验室内是没有风的,每个研究人员也都带上了口罩,尽量保持内部的空气静止。
吹出去的烟雾到了圆盘的上方,若是发生交流重力的现象,路线肯定会有所改变,他们可以根据路线改变来做出计算。
此外还有两个检测装置,也能够从参数上看到效果。
终于。
伴随着嗡的一声响,设备正式启动了,液氮不断被填充到超导材料管内部,里面的温度在不断的降低。
当达到某一个临界线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向了中间的气球,他们希望能看到奇迹发生。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秒、两秒、三秒……一直过了十几秒钟,似乎都没有任何变化,有些人都已经放弃了。
这个时候,就发现气球一点点的上升。
顿时。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包括王浩也是一样,即便是做研究完成成果,他都没有这么激动过。
眼前是真实发生的一种科技前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