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此言一出,好似天雷滚地。又似烈火烹油,在周员外心中掀起轩然大波。
“亩产……多少?”这一刻,他语气都有些许震颤。
“四……四百公斤。”顾北川也是一愣,随即如实相告。
“顾诗君可莫要跟老朽开玩笑。”听闻此言,周淮直接上前,抓住了顾北川的手臂。
而这也让顾北川感受到,眼前老人的激动。
“具体数值可能有些偏差,但大体上,应当会稳定在四百公斤左右。”
“可是年产?”
“不错,每年亩产。”
“那种子现在何处?可否让老朽一观?”
“自然,种子就在府外,周员外大可移步。”
听闻此言,周淮便疯了一般冲出门去,眼眸之中,是快要凝成实质的狂喜。
当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年亩产四百公斤,这是什么概念?
他身为粮商,在淮南周围乡村也有不少的田地,养着不少的佃户。
可即便如此,最好的良田,也就每年亩产二百公斤左右。
而这还是细心呵护的结果,其余田地,顶多也就一百公斤出头。
粮商的粮食是从哪来的?
两方面,一方面是收来的,这靠的是粮商们各自的渠道。
能收到物美价廉的粮食,自然是此中老手。
若是花了钱,收来的却是烂粮食,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另一方面,则是自家地里长出来的粮食。
那周家究竟有多少亩地呢?
接近百亩,看起来不多,但实际上也不少。
毕竟周家主打的还是收粮和售粮,手中渠道多。
那百亩田地,年产量能有多少呢?
按每亩均产一百五十公斤来算,也不过一万五千公斤。
再加上收来的粮食,接近两万五千公斤,也就是五万斤粮食。
行军打仗,一个普通士兵,每天的进食量大概是两斤粮食。
五万斤,不过一万人吃上两三天而已。
看起来不多,但要知道,这只是年产量!
粮食每年都在长,打仗可不是每年都打。
所以才有屯粮的说法。
按照每年五万斤的产量来屯,三年便是十五万斤。
这还只是周淮一家,若是整个淮南,怕是得有百万斤。
若是再加上江南郡,怕是两百万斤。
当然,这扯远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果周记的百亩良田都种上顾北川所说的杂交水稻。
那么年产量少说有四万公斤,也就是八万斤!
再加上收来的粮食,妥妥的十万斤,那可是五万斤的整整一倍!
若是有这年产量,即便现有存粮不够又能如何?
周记依旧能去争一争皇商!
想到此处,周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遏制的狂喜,名为希望的狂喜!
本站已更改域名,最新域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