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846.舌尖!舌尖!

846.舌尖!舌尖!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正文卷846.舌尖!舌尖!其实郭琪麟真的很像一面镜子。

让许鑫看到了很多……在一家四口共同的成长之中,每个人都需要注意的一些“仪容仪表”。

可能这孩子没啥感觉。

但许鑫心里挺感谢他的。

而郭琪麟和郭德刚这两条微博其实也还好……不关心德芸社的人基本不会在意,而德芸社的粉丝也只是知道郭琪麟的一场演出没表演好,大家在这方面给予的宽容度,远比郭德刚要高的多。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夸郭德刚严父的角色定位很好的……

众说纷纭吧。

而许鑫这边,妻子的回归就代表一家人的生活节奏彻底恢复了正常。

再也没了任何人的打扰。

5月14号下午的时候,许鑫又发了一条微博,告诉大家今晚就是《舌尖》的首播了,请多多支持。

其实网友也挺有梗的。

“这是我第一次在不花钱的情况下看许狗的片子。”

这条评论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以前看许狗的电影,要么是电影院,要么是网上找资源。结果现在网络上的资源都开始纳入会员制,一个月十块钱了。

这竟然能不花钱的看……虽然是玩笑话,但心里其实也高兴。

而没想到许鑫也在这条评论下面回复了:

“晚上9点,多多捧场。”

晚上还差三四分钟九点的时候,许鑫家的电视已经锁定到了CCTV1。

刚抽完烟,去卫生间洗个手的许鑫掸着手,湿漉漉的水滴随着这动作飞舞到了今天下午刚擦过的地板上。

来到客厅,刚好就看到了电视广告上面那“接下来您将要收看的是:《舌尖上的天朝》节目”的画面。

“要开始了啊。”

他说了一句。

已经看过许多遍,但今天依旧要坚持贡献一个收视率的杨蜜点点头:

“嗯……你紧张不?”

“紧张啥?”

许鑫一脸“你好奇怪啊”的表情。

“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首映、记者会参加了不知道多少,手上百十来亿的票房。一部纪录片而已,至于紧张?”

“啊对对对。”

杨蜜心说你咋不飞呢。

还百十来亿的票房。

这给你狂的。

而坐在旁边泡脚的杨大林却笑呵呵的来了一句:

“电视节目看收视率嘛。感觉肯定低不了!至少……破2!”

“哈哈,爸,借您吉言。不过……”

许鑫哈哈一笑,摇了摇头:

“难。首播能破1都谢天谢地了。”

同样把脚伸到足浴桶里的杨春玲有些纳闷:

“这么低啊?”

“不低啦。”

杨蜜说道:

“这可是纪录片,又不是电视剧。况且今天是周一,收视率本身就疲软。纪录片在咱们这本身就很冷门,人家外国还有个探索频道呢,咱们这啥都没有……话说收视率记录是啥来着?纪录片的。”

“《话说长江》,1985年上映,当时创下了百分之44的全国收视率。”

专业课,尤其是影史方面异常扎实的许鑫几乎都没思考,就给出了答案。

“……啊?”

杨蜜有些惊讶:

“我以为是动物世界来着。”

“……”

罕见的,听到这话,许鑫用一种“不学无术”的眼神嫌弃的白了一眼妻子,接着说道:

“你有句话说的挺对的,纪录片其实在咱们这一直都算是冷门。我在央视开会的时候,大家一起聊过,虽然罗铭没给我具体的数字,但8年内,央视的纪录片没有破一的。最好的成绩,是04年的《河西走廊》,那片子的收视率最高是0.75。”

“这么低?我记得你们奥运会的纪录片收视率挺高来着。”

“0.72。”

许鑫微微摇头:

“就这已经很高了。别的不提,你看《河西走廊》,现在豆瓣评分9.7,几乎0差评。纪录片嘛……其实收视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镜头记录了什么,以及明白了什么。说白了,纪录片就是“真实”,它在表层意义上,记录,要大于一切。至于深层意义上面,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所以不用看收视率,没意义。这片子又不收费,等连续7天播完之后,就会出现在互联网上。就像是课本知识一样,我们该重视它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而不是一些成绩。”

“……”

说老实话。

杨蜜一时间竟然有种在学校听课时的感受。

仿佛老公成为了台上的老教授,给自己这个大学生讲课那样,一点点的灌输知识点……

好奇怪啊。

要是平常,她估计会吐槽“得嘞,万一收视率砸锅,您老人家也有借口了”,可这会儿见老公说的认真,她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不敢。

怕老师惩罚自己……

然后吧……

她忽然脑洞大开。

嗯。

决定了。

今晚自己这个坏学生……该被老师体罚一下!

想到这,她美滋滋的露出个笑脸来。

看的许鑫心里有些发毛。

这是咋的了?

不过很快,一阵“噔、噔~噔!噔~噔~~~”的动静闪过,对于一家人来讲,耳熟能详的BGM,搭配之前看到时,并没有的片头画面,出现在电视上,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出品人:胡占汎

总监制:罗铭

监制:张宁……

“你的名字咋出来这么晚啊?”

杨蜜有些无语了。

许鑫耸耸肩:

“电影都得先出现出品公司,接着才是导演,你急啥?”

在俩人的对话声中,伴随着画面里各种有关于美食的片段,终于,一行字缓缓的冒了出来:

“总导演:许鑫”

这个画面不仅仅一家人看到了,许许多多守在电视机前的人们也都看到了。

看到了。

确定了是许狗拍的无误。

再接下来……

就是带着些许的好奇心,静静等待这听起来异常舒适的BGM片头放完。

他们很迫切的想要瞧瞧……许狗到底搞出来了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了。

……

9点50。

伴随着最后一个镜头,那在灯光下如同龙须一般顺滑,面粉如雪花一样洒落的镜头,预告着下一集的主题“主食”的结束,整部片子放映完毕。

虽然已经看了许多遍,但杨蜜依旧意犹未尽的抿了抿嘴。

然后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手机。

网络时代的信息时效性异常发达,以前大家在看到某些电影、电视剧,或者一些节目有什么想法时,只能和周围的人说,或者往电视台写信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现在却不用了。

各种聊天工具,群组足够支撑着每个人可以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

而微博这个软件,显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登录微博,她本来想直接搜索话题的。

但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开了热搜榜。

然后眼睛瞬间瞪大。

#舌尖上的天朝#话题竟然在热搜榜第九!

话题热度竟然有两千六百万!

哎呀这……

可以可以!

她顿时心满意足,然后手指下意识的往下滑了一下,忽然眼睛比刚才瞪的还大。

437万热度。

#诺邓火腿#

“!!!!!”

她眨了眨眼,确定自己没看错后,瞬间抬头:

“哥哥!”

“嗯?”

正打算出去抽颗烟的许鑫问道:

“怎么了?”

“两个热搜!舌尖第九!诺邓火腿第二十!”

“哟?”

许鑫有些惊讶:

“这么火呢?”

“……”

杨蜜又无语了:

“你怎么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没啊,我就是惊讶,这消息有点窜的太快了吧?……行,我自己看看吧。”

说着,他直接走出了屋子,来到了鱼池前,坐在马扎上点了一颗烟。

打开手机,先来到了自己下午发的那条微博里面。

下午16点41分:“今晚就是《舌尖》第一集的首播啦,请大家多多支持。”

这条微博许鑫在9点之前看的时候,点赞是1.3万,留言是1100条。

而现在的成绩是点赞7W+,留言1.1W。

直接翻了许多倍。

许鑫第一反应是愕然,但点开之后扫了一眼,心里就踏实了。

“刚看完!就这?就这?没了?”

“第二集呢?啊啊啊啊!明天才播第二集!等不及了啊!”

“好看!!!!”

“和我想象中的美食纪录片完全不同,感觉不是在看美食……而是在旅游一样!”

“许狗这纪录片吊炸天!太特么好看了!”

“我同意前面的人说的,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它更像是许狗用摄像机带领我们走过了我们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大大小小的角落,体会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尤其是下一集!啊啊啊!我大兰州!!!”

“一个字:绝。”

“诺邓火腿馋的我魂都飞了。”

“哇靠,搜了下淘宝,诺邓火腿才28一斤!比金华火腿便宜多了!闭着眼睛入!”

看着这些评论,许鑫美滋滋的抽了口烟。

随手把烟灰弹到了鱼池里……然后才猛然想起来了什么,赶紧回头看了一眼。

还好,妻子没在。

他又借着院子里的灯光瞄了一眼以为是什么食物投喂,飞快凑过来,结果又自顾自散开的锦鲤们,松了一大口气。

又点开了热搜上的#舌尖#话题。

“啊啊啊啊!作为一个在大西北打工的湖北人,我真的快馋死了。尤其是冬天,那热气腾腾的藕汤……”

“我去!许导竟然知道诺邓火腿?”

“好美啊!这纪录片是怎么做到拍的又馋人又这么美的啊!”

“真的好看,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但真的特别好看。唯一有个缺点,就是太少,看不够。”

“哥,我求你再更新一集吧……”

通篇的好评扑面而来。

显然,在寻求他人共鸣这一点,《舌尖》成功了。

而正打算继续看看有没有差评,看看人家是否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许鑫的手机忽然接到了罗铭的消息:

“收视率:开播0.45,最高0.81,平均0.77。”

“成绩非常棒,恭喜,辛苦了,许导。”

许鑫快速的回复道:

“应该的,再接再厉,争取早日破1。”

“嗯!”

最新小说: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华娱太子爷!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