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中军大营营中诸将闻言,一时面面相觑,然后又再次拱手称是,才一齐走出了营帐。在各自亲卫的招呼下,很快又分散,策马回到各自的营中。
屯齐坐在中军大营的椅子上,愁眉不展,心中还在忧虑北面临湘城的战事。
经过前两日的那场交锋,他其实已经有预感了,或许说是已经确认了:若是要和孙李大军决战,那一定会是一场血战,就算最终胜了,损失的旗丁也会在万人以上;若是败了,那极有可能是全军覆没了。
这支明军的战斗力,战斗意志远不是入关以来的任何明军可比的,甚至还要胜于数年前,潼关之外屡屡主动发起进攻的顺军。
所以,若是北面伊尔德不胜,南面广西,衡州不破,孙李大军的军心不乱,屯齐根本想不到任何可以轻松取胜的法子。
因为,前几日的伏击虽然不胜不败,但对于八旗兵来说,“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再一次破灭,士气又受到了巨大打击。而对于大西军将士来说,这样的结果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别说满万了,便是满两万,八旗也不过如此而已”,又有何惧?
这也就导致了,同样是不胜不败,甚至伤亡都差距不大,但是两边的士气却是天壤之别,一边斗志昂然,一边却颇有些畏战厌战的意思了!
而且,当屯齐听闻孙可望和李定国同时亲临一线,身先士卒之后,更是觉得胆寒——这两人莫不是要在此地拼死到底?不要命了吗?
说到底,虽然屯齐和孙可望一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真正正要打一场血战的决心,孙可望是想保存实力,能不打则不打,但如果唯有血战,用将士们的鲜血才能夺取湖南,为抗清事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的话,他也会毫不犹豫。
毕竟,局势如此,他根本没得选,无论是以极小的代价,还是拼尽全力,拼光殿前军,只要能取胜,孙可望都必须要做!
但屯齐则是还有得选,便是撤出湖南,也不过是朝廷给的方略之一,可要是吃了大败仗亦或者八旗主力损失惨重,到时候被顺治治罪,对于屯齐来说,事情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而且,今时不同往日了,入关以前,辽东一隅之地,三面临敌,不拼命就会死,根本没得选,什么血战都得打。
可现在什么都有了,谁还会如此拼命?既然撤兵也无碍,既然八旗甲兵才是国之根基,又何必留在湖南拼命呢?再招十几万汉人来做炮灰,慢慢消耗,最后的结果不也是一样?
这其实不止是屯齐的想法,也是军中诸将,甚至是朝中许多满清勋贵的想法。
所以,屯齐现在甚至已经在思考与其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和孙李大军主力在此决一死战,还不如留兵驻守岳阳之后,率主力撤回武昌休整,待日后再战。
不过,这不过是他的设想罢了,至于最后要怎么打,还是得看岳北三城的情况。
想到这里,屯齐身子一挺,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随即快步走到书案边,拿起笔便开始写下军令,然后确认无误后,重重地盖上了自己的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