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杨晨没有深究他和老板的具体合作开始、过程和现在的合作深度,能够一掷千金来投资项目的人都不是善类,他们都是这个时代大潮里的弄潮儿。
说话间菜已经上齐,李东大哥式地招呼在座的的一起动手。
“杨晨,我明天就到北京,上海的事需要我帮忙吗?”
“哪能还让您操心,我自己干吧。您就放心地去北京,我已经请我们董事长亲自陪您上坝了。”
“要不我让方琼,不laura留下来帮衬你,好不啦?”
原来laura大名叫方琼。
“不可以,嫂子得跟进您,照顾您,这个小弟真不敢劳烦。我这还有俩得力的人呢。”
“这样吧,杨晨呀,我让我的副总,她叫lisa,李明路过来帮忙,她都熟悉这些人。而且客人的家属都要来,我担心你们三个人确实招呼不过来,失了礼数影响今后的合作。你就不要反对了?”
杨晨把手一供抱拳道:“多谢大哥,小弟领情了!”
李东给方琼使个眼色,她一个电话这事就定了。
明凡本想帮着杨晨拒绝这个外援的,被他及时发现并在桌下轻轻碰一下她的腿,明凡才没有说话。
他们始终是外来的商人,联谊就是为了增进合作者的了解和交流;李东作为“大码头”,适当看着点儿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明凡再争辩,那就真的成了杨晨另有打算,反而使人不齿,来个人也好,既可以做催化剂和调节剂,还可以多和李东的人员有些交流,顺道深入了解李东的情况。
“嫂子您要多带点衣服,北京还没有真正如春呢,承德和坝上就更冷了,棉衣是一定要带的。”
“明凡小姐,谢谢提醒,也是河北人,我是邢台的。”
“啊!?您是北方人呀?看您大家闺秀的样子,还以为你是江南的美女呢?”明凡赶紧恭维道。
“我在上海上学后就留在这里了,在公司已经11年了。”她悠悠地介绍自己,已经不把自己当李东的员工和外人了,仅称“公司”而不是“我们公司”。
“嫂子,我也是在上海读得大学,我是复旦的。您呢?”
“我是交大的,我学市场营销的。你们北京人离开北京读书的人不多吧?”
“是不多,我是个另类。小时候成绩一般,北京的大学考不上。”
她一半谦虚一半如实。
“我原来也报复旦了,可惜被交大录取了。你哪年生人的?”
“嫂子,我今天28,83年出生的。”
“嗯嗯,那你是妹妹了,我是79年的。”
“真巧,我和嫂子都是在上海读的书,老大原来又在上海外企工作过,我们的合作才是缘分呢。”
“对的呀,那是缘分,只有有缘的人才会在一起合作。别只管说话,喝酒、喝酒。”
杨晨等三人应他要求都举杯敬了李东。这一来一往的聊天把一桌人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
“杨晨呀,你原来那个厂在哪里?做什么的?”
“在奉贤南桥,做羊皮制品的。就是闵行出口加工区。”
“真的?!”
“是。”
“那个加工区是我建的呀!”
李东这下开心了,全聊到了彼此熟悉的点上来了。
“乖乖!你在那个加工区工作呀,那是我投资开发的第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免税区。”
“大哥,我俩真的要再喝一杯,您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全撞一起了。真是缘分!”
“来,兄弟我们喝着!”俩人举杯喝酒,感情如酒越来越浓,而这份感情会在今后给予杨晨极多的帮助。
“那个工厂是我从选址、筹建、建成到经营全过程搞起来的,怎么在您的地盘上会不认识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