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太太又把话题转回亲事身上:
“二郎,新娶了媳妇,要和人家好好过日子,榕哥儿的娘也去了六年了,你好好把两个孩子养大,就对得起她了。”
赵雁林低低应是。
赵老太太察觉到儿子对这门婚事的漫不经心,不由得又劝:
“二媳妇儿再好,她那娘家也没少给我们惹麻烦,你难道想让榕哥儿日后顶着那样一个名声败坏的岳家出门交际?”
赵雁林何尝不是为儿女考虑才决定娶继室呢。如今孩子还小,他管得住,不让他们接触白家便控制住了;等孩子大了,他还能管得住他们和外祖家接触么?
所以他也急着想趁孩子还小,对亲外祖家不够熟悉的时候给他们找个继母,能有个新的外家。
赵老太太看着儿子的样子,知道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又提醒:
“这几日,我也和族里的几家打听了,据说这宋家茹娘,是个大度体贴的性子,你好好待她,她自然不会对榕哥儿他们差。宋家更是名声好,宋家大郎又是个出息的,这样的人做舅舅,不比白家那些糟臭的败家子儿强么?”
赵家母子这番对话,宋家人自然不知道。
事实上知道了也无所谓,宋茹经历了冯家那一场,已经做了最坏的准备。只要赵家给她足够的体面,她也不介意赵雁林两个孩子想借着自己得些好名声,更何况,继子继女亲近她,亲近宋家,对她也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赵家那边达成了默契,第二日就递了信来,宋家自然没有不应的,宋老太太等这信儿可等得够久了。
因此,随着赵家人递来的口信,宋家整个转动了起来。
宋家就这个条件,也没办法打肿脸装胖子,只能在吃食和衣服上下些功夫,去应对府城回来的、见多识广的赵家人。
宋老太太打发儿子去买好些的水酒、茶叶;又让儿媳妇替女儿好好打扮打扮,省得她守寡久了,忘记如何把自己拾掇得鲜亮些;她则是让李伯赶着车,带她去集市采买食物。
忙忙碌碌间,就到了第二日。赵家三人正式前来拜访。
宋姑母带着丈夫和两个儿子也来了。
王家父子三人很会长,各个都清瘦挺拔,很有读书人的风采。这其中,自然是王璞为官日久,更有上位者气质和威严。
王举人则是个很和蔼的老人,光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为什么教书教得好了,实在是从长相到说话,都给人如沐春风之感,能让人信服对方的观点。
王琦只比宋念大两岁,表兄弟二人身高相仿,肤色相仿,只是王琦的五官,更精致些。
宋韵看了看这父子三人,又看了看一脸富态的宋姑母,和圆脸圆眼的宋茹,不由有些怀疑:宋家的女人,不会有什么圆脸基因吧?
不过,圆脸不圆脸的,宋韵也没空多想了,因为她和宋策宋箴被送回宋念的书房内了,由沈氏的小丫鬟——青麦照顾。看来,这种正事儿,是不会让小孩子在身边的,哪怕是已经十岁的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