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的蒸汽大明 > 一百五十一章 移民否?

一百五十一章 移民否?

“二百亩地?”

“移民?!”

老李和同伴们互相对视了几眼,神色中都有些凝重。

洪武二十年,曾经颁布过一次移民开垦令,鼓励内陆百姓往燕云移民,一户给田一百亩,可自己开垦。

在这个一家五口最多只能耕不到百亩田的时代,一户给百亩,已经是很让人心动的待遇了。

但是,当时响应的人,却不是很多,八年也就移民了十万户,五十万人。

主要还是故土难离。

和后世不同。

在这个五十里外便互不来往,如同两个世界一样的时代,不能指望此世的普通老百姓,有什么远见和胆色。

再加上人类本就是群体动物,最怕的就是脱离熟悉的集体,到陌生的地方生存。

不是到日子都根本过不下去的情况下,大部分没有什么见识,大字都不识一个的贫民们,是不敢全家远赴千里之外的。

这要是遇到什么事,人生地不熟,根本无法解决和处理。

就像老李,虽然自家只有五六亩田,还需要向地主租地养活全家。

但是现在日子这么有奔头,根本不舍得抛弃在清河县的人脉、土地、经营好的关系,跑去千里之外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自家虎头只要努力读书,从县里小学毕业后,老李家的日子也是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的!

根本不愿意去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移民!

不过,老李不愿意,不代表其他的农夫就没有意动的。

“小赵,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妻了。”老李转头看向那个嘴巴里叼着狗尾巴草的小年轻,十分认真的劝说道:

“总是这样也不是个事。”

“干脆你将家里的三亩水田卖了,讨个媳妇参加移民吧!”

“一户分二百亩地,可比之前移民燕云的开垦令给的还要多呢!”

有富人的地方,一定就会有穷人。

清河县的耕地虽然还算挺多的,但是盘踞在清河县的大地主们,也不少。

多则一家能有一两顷的土地,少也有个三四百亩。

这些地主的土地是怎么来的,里头有多少猫腻和强买强卖,没有人能说得清。

反正他们手上的土地加起来,能占有整个清河县半数的耕地。

而这些地主,只占了清河县人口的10%都不到。

剩下的半数土地,才是那90%的普通百姓们分。

这就导致了,总是会有人连十亩地都没有,必须得向地主们租地,给他们当佃户,才能生活。

不过在太平年间,给地主们当佃户,也不算是差事,地主们是不敢剥削太过的。

甚至因为盛事不缺活,还需要上调待遇,才能吸引的到佃户来租种自家的土地。

盛世的佃户,其实和后世的打工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给自己打工的。

毕竟从地主那租来田地后,收成好不好,还是得看自己努不努力。

勤快一些,还是能让一家人吃饱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清河县地少的农民,都能成为佃户的!

还有一部分最底层的贫农,是连租地都租不起,或者不敢租,只能给地主们做雇农。

比起佃户,雇农的日子就比较拮据了。

常见的给地主们做长工、月工、零工的,便是雇农阶级。

这些雇农没有土地,甚至都没有生产工具,也租不起地,主要只能靠卖劳动力为生。

平日里,生活拮据不说,要是遇到个灾年,可能都会面临无粮可吃,饿死街头的下场。

小赵,大名赵柳生。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母亲当初怀他的时候,忙着干农活。

在某一个早上,正在柳树下干着农活呢,早产胎动了,小赵就这么在柳树下被接生了出来。

所以取名赵柳生。

只不过,小赵的双亲去的早,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双双病故了,只给他留下了一间破落屋,和五亩水田。

他能长这么大,还是卖了两亩田,才养活起了自己。

不过好在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大了点后,也就有一锄头,没一锄头的给各位地主乡绅们当雇农,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最新小说: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兰芳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