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盟国因为华夏卖点枪支弹药赚几个小钱钱就翻脸不认人,韦珣绝对拍拍屁股不承认所谓的秘密入盟约定,到时候转投协约国或者靠着庞大的陆军自己单干。
了不起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能获得东南亚殖民地罢了。
韦珣相信同盟国不会那么短视,相信同盟国知道华夏的重要性。
现在华夏的军工制造在枪弹方面堪比德国,主要是华夏体量大,资源丰富,韦珣也敢于砸钱,知晓战争来临之前可以使用大量的枪支弹药换取外汇。
火炮制造方面比起德国差了两大截,主要是华夏还没有吃透155毫米榴弹炮和105榴弹炮的生产,规模上面也不如德国。
不过等到第二期和第三期的生产线到达,组建新的火炮工厂之后,追赶德国不是问题。
这并不是华夏工业比德国强,只是因为德国国土面积就那么大,资源短缺限制了规模。
而在国土广袤的华夏,东北有鞍本铁矿,鲁省、徽省、鄂省也有小型铁矿,绥远、攀枝花、石禄拥有大型铁矿。并且都刚好处于华夏几大军区,正好可以补给地方的军队。
华夏的体量大,工业化之后的产量和规模自然也跟着扩大了。
按照复兴党的估算,在第五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华夏的工业实力可以处于世界前三,科研实力能达到世界前,军事力量能达到世界第二,陆军达到世界第一。
不过以现在华夏的工业,完全可以自保且发动一百万人规模的战争并且持续一年左右的高强度战斗。
这也是为什么要将第三个五年计划提前落实的原因。
想要参与一战并且依靠华夏的工业实力进行最少为期三年的最少二百万陆军规模的高强度作战,还要出售军工产品给其他国家牟利,不提前做出准备显然是没法满足的。
1906年六月5日,华夏向德国提交的无畏舰加购要求得到许可。以每艘三百四十万英镑的价格获得了四艘德意志级无畏舰。
德国第一批德意志级无畏舰共计六艘,加上华夏订购的三艘,一共九艘,只是后来都被外售给华夏海军两艘。
这一次出售给华夏,也是存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意思,毕竟德意志级无畏舰吨位不过两万五千吨到两万八千五百吨,而德国后面建造的四艘巴伐利亚级无畏舰吨位在三万一千吨,普鲁士级更是达到了三万五千吨。
而一艘德意志级无畏舰加上舾装,总造价二百九十五英镑,这还是海军船厂给出的价格,实际造价可能只需要两百四十万英镑。
一艘德意志级换成一艘普鲁士级,德国觉得很赚,原本两艘无畏舰的价格不过六百二十万英镑,四艘打包出售反而每艘多了三十万英镑。
华夏也觉得很赚,获得四艘华夏在三年内无法生产的无畏舰,虽然每艘战舰多花了一百万英镑,但四艘无畏舰带来的海军力量提升可不是区区四百万英镑可以获得的。
尤其是华夏在获得南洋六省之后,对于海军力量的提升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