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 第279章 折杨柳送友人

第279章 折杨柳送友人

找到了才发现,此处恰在末端,刘病已十分庆幸当初的规划,将茅厕移了出去。要不然自己这个号舍就遭殃了。

进入到里面,将竹篮子里的笔墨砚台拿出来,将竹筒里的水倒入砚台,轻轻研磨。

一切准备停当,就开始等待试卷的发放。

等待了良久,才听到一敲锣的声音。此时才听到脚步声前来。

仗着在号舍最后方,刘病已早早地收到了试卷。

一共四道题目。

第一道:“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策问题。

第二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止于信。默写全篇。”

识记题目。

第三道:“行赏忠厚之至论。”

史论题。

第四道:“以杨柳依依为题歌赋一首。”

考诗词歌赋。

难度倒是不大,但刘病已看出了里面的命题人的目的。

第一题考的是对匈奴作战的看法,还有对内部国家的治理。第二题考的是太子之位的论争,刘彻已经急不可耐地要树刘弗陵为太子了。恐怕他现在正在担心钩弋夫人会不会独断专横,断绝了刘家的江山。要不要将此人杀掉以绝后患?

怀里搂着美人,却时时刻刻在考虑着如何杀掉她。

恐怕只有帝王能够承受得起这种变态思想。

第三题恐怕是桑弘羊等人力争来的立场,攘外必先安内,连年的征战已经让大汉王朝的百姓民不聊生,如何给百姓休养生息,宽厚养民才是正理。刘彻放出此声音就是通过天下士子查看民意舆论导向。

到底是战争为重还是养民为重,刘彻看来要拿不准主意了。

第四题还是被捆束在初春时节的景象,或许是受了自己在帝婿家创作诗歌的影响。

一人之力影响全朝风气,真是贡献无比啊。

先从易处开始着手,那就从诗歌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这是诗经小雅采薇里面的几句话。联想后世的诗歌,围绕杨柳的,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Κánδんu5.ζá

写杨柳的诗篇太多了,不胜枚举。这大抵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最有格调的风俗之一。

刘病已切身感受到,在这个交通不便、路途多险、前程难卜、信息闭塞的时代,每一次出行其实都意味着生离死别,所以人们特别重视送别。春暖花开的时节,冒险精神萌动,也是人们频繁远行的时节。离别前要折枝,折取路边的树枝花草什么的,送给远行人,虽然是随手之物,但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

春季送别,杨柳淡绿正浓,折下几枝杨柳送别有人成为潜移默化的流行时尚。折杨柳这种风俗是怎么产生的?有人从“柳”谐音“留”上分析,认为“折柳”是挽留的意思。其实这种说法欠妥,如果被送人的家不在此地,或是不归之离别,可以这样理解为是留对方多呆些日子,但如果对方有归途,这样分析就矛盾了。

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很快适应,随遇而安。

浩如烟海的杨柳诗篇,要用哪一篇呢?

刘病已突然感觉知道地多了,也是愁事。选择恐惧症,太难了!

最新小说: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