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光脚站在小饭店门前,大喊:“朱晓华你赔我凉鞋。”
朱晓华无奈地摊开双手:“鞋是你自己扔的,关我什么事。贾亮回洛城了,想要的话,去洛城拿吧。”
老板娘生气地一跺脚,刚一跺脚,脚掌踩在一块石子上,疼得“哎哟”一声叫了起来。
朱晓华大笑着扬长而去。
新居住的地方在学府路,楼上楼下两层,带两三百平米的院子。
楼上住人,楼下是商铺。
朱晓华一人住着偌大的房子,好不惬意。
傍晚,夕阳西下,他坐在二楼的阳台边,泡着一杯茉莉花茶,悠闲地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这些人或骑着自行车,急速驶过。
或推着手推车,缓缓向前。
或三五成群,勾肩搭背,莺声燕语,笑作一团。
或拄着拐杖,亦步亦趋。
空气里的氛围是闲适自在的,这个年代,人们生活的节奏都还很慢。
房屋侧面的弄堂里,人们搬着凳子坐在过道里纳凉。有人把灶台支在面朝巷子的屋檐下,扇着扇子生火做饭。
还有三五个人围坐在桌子旁打牌。
一群小孩在巷子里跑进跑出,沿着墙根捕捉蜻蜓。
还有两个男孩在墙角扔纸飞机。
纸飞机迎面撞到了一个小女孩的眼睛,小女孩揉着眼睛哇哇大哭起来。
忽然,街道东面响起熟悉的车铃声。
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驶过来,停在楼下,转身上楼而来。
来人正是老乔。
朱晓华正欲下楼迎接,老乔已经转身上了楼。
老乔拎了拎手里的衣服和鞋子,说:“怕你一个人住着太寂寞,我特地过来给你作伴。另外,住在这里明天装卸货也方便,不用来回跑。怎么样,欢不欢迎?”
朱晓华说:“当然。这房子还是你帮忙租下的。明天冰棍多,我们是需要早点准备。”
朱晓华决定等明天过后,把冰棍的进货量提升到八千根。
其中的一千二百根发往象山公园、白露寺,在金水街中转。
其余的全部发到这里,从这里分发给附近勤工俭学的学校。
老乔叹气:“没想到贾亮这样就走了,他一走,我们的人手立马显得不足。”
现在正是业务高速扩张的时期,贾亮一走,他们送货的人手,立马捉襟见肘。
本来,象山公园那都是贾亮在负责。
贾亮一走,老乔一边要帮朱晓华处理这学府路口的冰棍,另一边还要往象山公园、白露寺送货。
而朱晓华则被牢牢困在了这个学府路口,仅是每天跟这些学校的交接,早上发货,晚上算账,预约第二天的交货量,跑工厂下订单,就够他忙的了。
朱晓华说:“看来,我们还需要一名算账和一名送货的。”
找一名送货和算账的不难,难在找到像贾亮这种,他容易信赖的人,却是不易。
老乔说:“我家里倒是有不少亲戚,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我弟弟和弟媳妇过来帮忙。他俩都没有正式工作,一直在家里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