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洪荒棋圣 > 三国好孩子

三国好孩子

能称为三国好孩子的人不多但也不少,比如“孔融让梨”的那个孔老二传人孔融,比如建安七子中的那些个天子骄子们,比如同样名噪一时的“吴中八绝”的那些人影儿……这里面,人人几乎都有一个大故事:

孔融不说了,圣人家世的光环足以震古烁今,但也有面对老曹时的无力和无奈,最后只能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

老曹更不得了,本身是一个大丘八,文采却绝不输与任何当世大文豪。所生的儿子,有文有武,更有那七子中的曹植被兄长所逼,遂以《七步诗》而流芳百世。而七子中的阮籍,母亡时正手握棋子,虽口吐鲜血也要终局才去奔丧。至于孔明帐下的费祎,每逢出征扎营之后,如果不掌灯夜战一局,那是断断不会睡觉的。

所有这些大小人物,竟然都被自己手中的那一对黑白子弄得神魂颠倒,难怪到了王安石那里终于有了幡然醒悟,直呼围棋为“木野狐”也。

有了这么多榜样的力量,一个标准的三国好孩子孙和,终于粉墨登场了。

作为当世三大巨头之一的大人物孙权的第三个儿子,在自己19岁时,突然被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给砸中了。因为哥哥孙登突然离世,其头上的太子冠冕,于是在他根本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下戴到了他的头上。

说起孙登,还真有些事迹值得在此一书:

首先,他是一位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女人所生,也就是孙权的私生子。

公元221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老曹为了分化蜀汉联盟,突然给孙权甩过来一顶“吴王”的册封。孙权是谁呀,当即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顺水推舟正式登上吴王宝座,同时马上就立11岁的孙登为王太子,以表自己后继有人。当然第二年孙权就撕下这块遮羞布称帝,孙登也顺势成为皇太子。

不知道孙登是因为自己的名字,还是因为孙权为了怀念他那位神秘的心爱女人,总之孙登顶着这个很吉祥,也很应景的名字被立为皇太子后,孙权对他还是寄予了很高厚望。

比如史载“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除众位师傅“侍讲诗书,出从骑射”外,身为老爸角色的孙权还专门要求孙登多读《汉书》,目的让他“习知近代之事。”孙登也没有辜负父皇厚望,处事十分得体。

孙权称帝随即迁都建业(今南京),而孙登作为太子镇守武昌。一次他乘马外出,突然飞来一颗弹丸,随后恰好有携弹弓者出现。于是侍从均“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可是孙登却拿过来人弹弓看了一眼,便将这个刺杀嫌疑人当场放掉了。

后来孙和在太子位上,便以其兄这件事为鉴,成功化解了都督刘宝和庶子丁晏两人的不和。

不过令人十分生疑的是,就是这样一位三国好孩子,而且“好文学,善骑射,承师涉学,精识聪敏,尊敬师傅,爱好人物”,却偏偏对朝野上下都很盛行的围棋恨恨有声,并对身边的侍从善棋者常常直言喝骂,以至于发展到后来,索性以太子之尊,出题出钱,命当时的名士韦昭执笔,写出了后来围棋史上赫赫有名的《博弈论》。

真是愤怒出诗人,仇恨生名篇呀——

孙和或许万万想不到,自己精心拼凑出的一番心血,“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多么发人深省!“废弃事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又是多么语重心长,那些下围棋的人,怎么就不听呢?

那么他反对围棋的依据是什么呢?

“考之于道义,则非孔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

那么他的前辈又是怎么说的呢?

刘安在他的《淮南子》明确说道:“行一棋,不足以见智。”

以《汉书》留名的班固则在他的《弈旨》中开宗明义告诉我们:“棋有黑白,阴阳分也……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败臧否,为仁由己,危之正也。”

思辨的高下,由此可见一斑。这篇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反对围棋的文章,其实看一下它是如何出炉的,便多少有些令人哑然。下人都在坐忘,手谈,孙和于是愤而呼之,“乃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

最新小说: 异仙之主 道君:我有一座悟道碑 我的投影都是圣灵根 长生:从葫芦剑诀开始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我在仙幻模拟万界 斩妖:从书法开始升级 我有一卷度人经 山河志异 修仙:我的分身是洪荒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