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毫无征兆地陷入了紧张的气氛中。
三日前,传来消息,曾经的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石守信率旧部朝汴梁城而来,声称要“清君侧”。
随后,王审琦和王全斌也纷纷响应。
城中百姓只以为这是普通的叛乱,却没想到,远在黔地的二公子赵德昭,居然也率兵向汴梁城进发。
更有甚者,早已消失多日的王弟赵光义现身,并宣称自己接到了宋王密旨,要替宋王肃清宇内,铲除奸佞。
为此,宋王赵匡胤连发数道召令,说他们几人已经叛乱,要求各地阻击叛军,勤王保驾。
但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
很快,汴梁城外的兵马突然调动,涌进了汴梁城,接管城防。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城中的守军却基本上不怎么反抗,便直接交出了城防大权。
并且,巡城的频率和力度骤然增加了许多,对汴梁城的掌控也比以往更严厉了。
京都府官衙内,府尹这两日不停签发政令,下发汴梁城各坊坊官,巡街武侯,以及官衙内的差役们,严令辖下差役人等搜捕城中可疑人士,增加夜晚巡街次数等等。
城内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百姓和商贾们不明所以,只觉得诧异。
但居住在汴梁城的朝臣们却仿佛明白了什么,不愿急着站队的朝臣们纷纷安分守己,除了朝会和官署办差,其余的时间皆是闭门谢客,更不与同僚私下来往,生怕冲犯了上面几位大人物的猜忌之心。
而一切看清了局势的朝臣们,则悄悄向赵光义的王府投递名帖,准备丰厚的礼物悄然登门拜会,表达站队之意。
也有朝臣入夜后想要进宫觐见宋王,却被拒绝,但仍然表明自己的忠心。
全城的气氛紧张且诡异,一股暗流以无可阻挡之势悄然流动,在诡谲的沉默中酝酿着惊涛骇浪。
山雨欲来,黑云压城。
而十二楼中,嬴封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却丝毫不为所动。
“嬴兄,东风已至,你还在等什么?”
身后,传来了赵敏娇柔清脆的声音。
嬴封寻声望去,目光在赵敏艳丽不可方物的脸庞上停留片刻,淡淡说道:“自然在等几个值得我等待的人。”
赵敏闻言一笑,走上前来,与他并肩,望着窗外已经被肃清的街道,说道:“看来,大宋王朝也不过如此,轻而易举之间,就能改朝换代。”
“赵姑娘,你真这么想?”
“虽然我想这样说,但这只不过是表面而已。”赵敏说道。
嬴封缓缓点头。
此次计划看起来实施的非常容易,但其实那是因为他们这边有着赵光义这个王弟。
如此一来,这就变成了王室之争,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改朝换代。
否则的话,那些将领决不可能轻易就能被策反。
甚至可以说,若是此时有其他国家进攻大宋,恐怕那几位正在朝汴梁城赶来的将领就会立刻放弃行动,转而奔赴前线,抵抗外敌。
所以,这场变故的核心点在于,必须让赵光义看起来是幕后推手,而其他国家的势力只不过是他利用的对象罢了。
“赵姑娘,你愿不愿意跟我回大秦一趟?”嬴封突然说道。
听到这话,赵敏笑道:“你想娶我啊?”
“那你可得把聘礼准备好,我父王可不是个好说话的。”
“但只要我们去求他,应该还是能在一起的。”
嬴封闻言,顿时气息一滞,他苦笑道:“只是寻常朋友间的邀请而已。”
“那我可不愿!”赵敏直接拒绝了他,“你等的人应该已经到了,我们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