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差”
“不过前两题简单,第三题就难了,你且听好,今有丝一斤,价直三百四十五。今有丝七两一十二铢,问得钱几何?”
这题是说:一斤丝线,价值三百七十五文钱,七两半的丝线能值多少钱?
这一世,铢是重量单位,24铢便是一两。
虽然家常买卖东西都是按十两一斤,但《九章算术》里的一斤却是按照十六两一斤来计算的,如此倒是用书里的,比较不容易出错。
赵平悦刚要拨算盘,姜大太太便开口了“这题我要你给我两个答案,既然说了这题难,总要有点要求。”
赵平悦顿了顿,她懂她婆母的意思。
事实上“一斤十两”和“一斤十六两”在这个时候时是并行的。
十两制多用在日常生活中买卖普通货物,如:菜,肉,米,面等等。而十六两制则是用在兑换金银及买卖药材等相对而言精细的东西。
商人间常说的“大秤进,小秤出”就是买的时候以“十六两”收,卖出则以“十两”出手,赚取中间的差价,总不好白忙活吧!
这也间接地也指明了这两种度量制度是并行的。
至今在台港澳地区买卖金银及名贵药材(如:燕窝.鹿茸)仍是“十六两”的斤制
赵平悦先是用十两制计算,得出两百五十八钱四分钱之三这个答案
后是用十六两制的方式再得出一百六十一钱三十二分钱之二十三的答案
姜大太太觉得,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该表扬还是得表扬“真棒,完全正确,今儿的课程就到这儿了,下午的时间你可以自己支配,你奶小厨房的大师傅又研发了一款点心,待会儿我让我身边的彩月给你送些来”。
“谢谢婆母”赵平悦很是开心,不光是得了点心,更是因为得了婆家的认可。
姜大太太摸摸她的一头软毛,“以后叫娘就行”。
“是,娘”。
赵平悦倒是心大,临时改口也没有任何别扭的地方。
第二日便是紧张的课程,除了跟着姜雨一同上的插花,诗词之类的课程,每日下午还要跟着姜大太太学习一个半时辰的算学和半个时辰的管家之道,好教她尽快熟悉自家的产业,以后也学着打理,毕竟她名下的嫁妆包括的产业可是不少。
而这些私产自然也包括人口。
“平悦,你嫁过来也近半个月了,可曾留意过家里下人到底有多少”
赵平悦想了想,说道,“留意了一些,似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爹娘身边各有两人服侍,这便是十二人,鱼林哥哥墨儿弟弟姜雨妹妹还有我身边常跟着的都是一个人,这又是四人。
人家里常见的下人还有一个管家,两个门房,两个花匠,奶奶厨房做点心的大师傅,只家里洗衣做饭的下人不曾见过,所有人加一起,想来也不止二十三人”
姜大太太很是赞同“你观察的倒是仔细,咱家人口多,自然下人不少,大部分的下人都是从小就买来的,身契都握在手里,这种人,最是忠诚。”
“似厨房忙活的便有三人,还有个管府上采买的,另加两个浣洗衣物的婆子,和一个总管杂物的,哪处缺人往哪处调,如此算来,光是下人便是二十八……”
乖乖,那加上主人就是三十九……
“忘记说了,前些日子说是你要进门,你爹又去人伢子那挑了个小丫鬟,如此,下人便是二十九人”
赵平悦心说:什么叫家大业大,可算是体会到了。
虽不是什么动辄几百号人的世族大家,可现如今这日子过的,她已是相当满足了。
之后,姜大太太便拿了份往年的账册给她,让她自己先看着,不懂就问。
账册上头记录的大多都是土地收入,有一年两熟的,有两年三熟的,另还有些畜牧的产出……虽是繁琐了些,倒也看得懂说的是什么意思。
而此刻被关在赵家地窖的李程桀,已经快三天没有吃饭了……
不仅是饿,他还很冷,此时蜷缩在地的他不断的挪动自己的身躯,哪怕只是移动一点点,他竭力使自己离那些污秽物远一些。
这些王八蛋,把他绑到这里来已经两天多了,这两天的时间受的苦怕是比他这辈子吃的苦都多。
绑来也就算了,衣服也不给,饭也不给,每天只定量拿些猪吃的泔水硬生生灌到他嘴里……更过分的是拉撒都由着他。最让他觉得可怕的是这两天以来,来过人一句话也不曾多说过,所以直到现在他也没弄清到底是谁绑的他?现在在何处?目的又是什么?
这种隐藏在心底对于未知因素的强烈不安萦绕在心间,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