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三个关键词分别代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三大领域,连在一起太吓人。
1936年,阿兰·图灵提出了第一个通用计算理论,他证明了一件事:存在计算机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
用技术术语来说,图灵证明这个停止问题是不可定的——甚至可想象的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无力解决。
通俗一点讲:如果你已经等待了100 万年而一个程序还未停止,你需要等待200 万年吗?没办法知道答案。
像不像“薛定谔的猫”跑进了计算机机箱里面?
而在图灵之前的一年也就是193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鲍里斯·波多尔斯基、纳森·罗森合作揭示了一种可能性:即使距离很远,两个粒子也可以发生纠缠或关联。当两个粒子互相纠缠时,实际上并不会互相影响。
在那之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都在努力想要通过数学的方式来描述纠缠的真正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家的研究完全与物理学世界脱离了联系。
数学家科纳1976 年提出了一个猜想:有可能使用有限维矩阵来近似很多无限维矩阵。
这是科纳嵌入猜想暗含的结果之一:关于如何用数学建模纠缠的问题。
物理学界也不敢示弱,1986年,物理学家Boris Tsirelson 提出了该问题的一个版本,再次将这个问题纳入了物理学研究中。
Tsirelson猜想:张量积纠缠模型和交换算子式纠缠模型是大致等价的。
此后,计算机、数学、物理三大领域的科学家们突然发现。
三家在“量子纠缠”这个大坑里面聚首了,然后鸡鸭鹅同笼几十年却因为无法理解对方专业领域的研究而各说各话了几十年。
有人戏称,除非有人精通三大领域,否则这三个问题永远找不到答案。
现在这个人出现了,也无怪乎陶轩泽失态。
好不容易恢复了理智后,还在喘粗气的陶轩泽用颤抖的手打开了那篇论文。
作为这颗星球上最顶尖的数学家,陶轩泽虽然不懂得计算机与物理,但他拥有敏锐的学术嗅觉。
当他一字一字的读完论文摘要,他聪明地大脑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个方向是对的!
而他这篇论文的首发不是三大顶刊,而是震旦的《科学导报》!
“出大事了!”
陶轩泽飞快地打开编辑部邮箱,找到“zhoumo”的论文,邮件呈现“已读”状态。
坏了!
陶轩泽急忙删除邮件并清空垃圾箱。最后,他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科学导报》很多评审来自皇家科学院,如果“zhoumo”真的投稿给了编辑部,那就意味着科学院老爷子们可能接触到了这篇论文。
困扰科学界八十多年的三大难题啊,论文验证工作必须由震旦大学主导完成。
然而,问题就在这里,如果说《格物》是皇家科学院的亲儿子,那么震旦大学主办、科学院部分巨佬坐镇的《科学导报》只能是私生子。
陶轩泽觉得自己绝扛不住那群老爷子投来的目光。
这件事太大了,必须请校长出面!
当陶轩泽将事情讲清,校长在电话中沉默了很久,陶轩泽知道校长在思考如何应对。
毕竟,如果这个周默的论证是成立的,《科学导报》就有可能成为杀进国际订刊前六名,甚至震旦数院说不定能借这股东风将东序数院或者计算机学院从国内第一的宝座上拉下来。
但是,如果震旦大学大张旗鼓的搞论证结果却是论证不成立,那么无论是对震旦还是《科学导报》都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陶轩泽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无意识地滑动着鼠标滚轮,然后论文开头被他忽略掉的一行字映入了眼中。
作者:周默;
工作单位:齐州一中2016届理一班;
职业:学生;
九天响雷滚滚!
学生?!
周默?!
陶轩泽想起来了。
是他,是他,就是他!
陶轩泽想起来了,上个月校务会上,教务处提出要特招齐州一中的周默进入数院,那时他不惜跟教务处处长在会议上拍起了桌子。
我不同意!
但是教务处主任委委屈屈地小模样现在还记得……
我踏马……
我现在同意了!
一股酸意从胸口涌出,陶轩泽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用发颤的声音向电话另一端的校长发出了最诚挚的呼唤。
“校长,我想特招这个周默来数院!”
“嗯?”
话筒中传来校长一句意味深长的鼻音。
把话说清楚!
陶轩泽真的哭了。
“这个作者就是齐州一中的周默,就是上次校务会上教务处柳主任提议破例特招的那个周默!”
电话中沉默了很久,最后陶轩泽听到校长明显压着笑意的声音。
“哦,也是昨天老柳在知否表态招揽的那个周默?!”
陶轩泽脸一红,随后理直气壮的怒吼了一声,“是!但我现在后悔了……”
“来我办公室吧!司老已经在我这里了,老柳也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