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网络问题:
老师您好,最近我在B站看了一部日本的动画片《奇蛋物语》,其中有一集讲了一个学艺术体操的女孩的梦境。
她很孤独,也很努力,希望被认可,有一天她想赖床不练舞,结果压力大到彻夜失眠,一大早就乖乖去练习。
想废柴一下吧,内心惴惴不安;想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却又觉得好难。
就像那个女孩一样,我也经常责怪自己不中用、没毅力、不努力,更奇葩的是,越是对我苛刻的人,我还越是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把对方看得很重。
动画片里说这个老师是真正的坏人,那么,影响我的坏人又是谁呢?我该如何摆脱?
老师回答:
同学你好,碰巧,我也看了你说的这部《奇蛋物语》。
我认为剧中这位学艺术体操的女孩自罪自责的表现,是出自一种虐待型关系的结果。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女孩总是希望能够得到权威的爱和关注的。
一个善待孩子的大人,不会吝啬于表达爱和关注。
相反,那些缺乏真正的爱意,自以为是、内心匮乏的大人,才会不愿意孩子幸福、自由、拥有力量与个性。他们会用很多的批评、很多的限制,和一点点认可和笑意,来圈养和驯化孩子,以此维持自己的权威身份。
被这样驯化和圈养的孩子通常会很抑郁,因为他们很难得到爱和认可,于是总是努力去追求爱和认可,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权威喜欢什么,我就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如果权威不高兴,那就是我的错,我太笨、我太懒、我不中用。”
被这样驯化和圈养的孩子缺少自我认同的机会,因为霸道的大人喜欢的是控制和服从,而不是平等与自由。哪怕和老师的关系相当不舒服,女孩也会怀疑自己的感觉,迅速把不舒服的感觉消除掉。
孤独又会把这种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因为缺乏别人不同的对照,她会以为所有的关系都是如此;
同时,她还会在孤独中产生一种奇怪的观念:“只有老师才真正爱我,其他人可能连关心都不会关心我;只有老师能接受这么差的我,其他人如果了解我的内心,估计一样会不满意我,讨厌我。”
回到现实中来。
我认为,在许多人的成长经历中,都可能会遇到这样苛刻又自恋的大人。
——他们无力成为孩子的支撑,却又希望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满足自己的要求。
——他们会给入侵孩子的边界寻找借口:“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是你太不努力、不要受到坏孩子的影响、要乖,要听我的话……”
让人难过的是,如果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在一段虐待型关系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走出这类关系的能力。相反,由于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环境,会因为觉得这种关系很熟悉,而更容易掉进类似的陷阱中。
我想,治愈这类创伤后遗症,最重要的就是像动画片所说,不是去逃离、回避,而是勇敢战斗。
——不是和现实中某一个人战斗,而是与内心虐待你的声音战斗:“我应该渴望爱!
渴望得到关注,这不是我的错。
我也同样配得到爱和关注。指责、挑剔、不满意,这不是爱,这是伤害。”
从今往后,你要多去了解爱是什么,通过那些好的电影、书籍,以及周围那些过得轻松自在的人的现身说法。
当你越来越了解爱是什么,你就开始踏上了爱自己的路。这会大大增强你离开虐待型关系的能力。
作者的话:
有些东西,是不可以强求的。
有些气质,也是不能够伪装的。
可以为了回报而努力付出,但努力付出并不一定可以获得对应的回报。不适合,不要勉强,得不到,便得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