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扬帆于那个年代 > 第六章 久违的米线

第六章 久违的米线

要知道那时猪肉只是放在外面一会儿,而大伙儿进屋吃了一顿杀猪菜而已啊!

那一年他们一家心情都不好。

买好票之后,父亲看着旁边有一个炸洋芋的摊子,也只是暗暗的吞了吞口水,没有前往。

“大兄弟,你也是进县里啊!?”

“是啊,哟,你不是下石圆的汪老哥吗?进城干啥子?”

“没干啥,给我小儿子送点给养,他呀在县里读师范,没空回家……”

“那感情好,老哥你孩子真的了不起,这师范可是了不得,三年出来开始要教书的,当老师可是一个铁饭碗。”

“呵呵,还好啦,我就是死命的供他读书,还好我家的小子也是争气,没有枉费我一番苦心。”

“可不是嘛!跳出农门好啊!像我们一天天的在地里干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太难了,我给你说我家小子也是……”

……

一上了班车,父亲就和别人聊上了,彭百里也是成为了一个背景板,时不时的也是迎合几句。

至于他们说的师范生,其实和后世的师范生不一样,这是为了应对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让一部分成绩很好的初三毕业生再读三年的师范。

这种师范一般都是在县里就可以完成学业,三年之后政府就给安排相应的工作,也就是当老师。

这种老师一般都是从小学教起,中途要是不自我提高,搞更高一级的文凭,最后的结果就是一辈子教小学了。

去县里的路很不好,不是水泥路,路上时不时的出现很多大坑,车子也是时不时的颠簸。

彭百里不一会儿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但是还能接受。

透过窗户看见四周都是一片片包谷地,还有起起伏伏的群山,郁郁葱葱的山林,心中也是有点感慨。

其实这东西就是几十年后也是没有变过。

在西南省的这个雄鸡县,地点在省的最上边,是西南三省的交界处,这里没有什么值得开发的地方。

最多的也就是煤炭多一点,还有石灰岩资源不错,其他的就一无是处了。

当然各地方的风景也是不错的,但是都没有什么名气,想要搞旅游业也是不太可能。

在后世就是很多人去南方打工,但是家里的农活也是没有落下,很多地都是交给老一辈的种植,种地的主力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他们对土地有种异样的执着,不会任意的丢荒土地。

两个多小时之后,彭百里和父亲在城里的街边上从班车下来。

两人都感到很是新奇,父亲他也是很少来县里,对于他而言这里就是他见过最繁华的地方了。

而对于彭百里而言,他是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复古和陈旧,真是不敢相信这是以后那个能住五十多万的县城。

县城真的不是很大,也就是一个大点的街道而已,主城道就是一条南大街,这条街上基本县里最好的楼房都在这边了。

这条街有各种政府机构,还有一中和二中学校,房子大部分的都只是两层平板房而已。

“哈,走我们先去吃点午饭。”

父亲一下车就带着他去一家米线馆,这时一家黑山羊米线馆,老字号了。

看着父亲破不接待的样子,就知道他馋嘴了。

两人每人一份3角(大碗)的米线,吃了都是一脸满足。

彭百里对于家乡的米线是永远都吃不厌,在往后的日子外面闯荡,他一直心心念念的怀念县里的米线。

也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地方的米线就是没有西南这地区的好吃,那种适当的火候煮出来的米线,还有一小碟酸萝卜和一小碟油酥的干辣椒。

一口米线,一个干辣椒,这种滋味真的是一大享受。

“好是好吃,只是太贵了。”

父亲在吃了米线之后,还直接将汤也是喝干净,这才一脸感慨地说道。

“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天天吃!”

彭百里有点好笑地说道:“爸,只要我们的生意做好了,想要吃米线还不太简单。”

父亲听了明显不是很同意,“说什么呢?要是天天吃,每顿三角钱,这多少钱都不够造的。”

彭百里没有反驳,在他心里这点钱算个屁,几十年后地下有三毛钱,愿意低头捡的人都不多。

他们吃饱喝足之后朝街上的供销社走去,两人都是各有心思,但是都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收获。

最新小说: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华娱太子爷!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