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养娃日常 > 143 功名旗杆

143 功名旗杆

越想越按捺不住,徐父一再催促徐母,“二郎的信呢,你赶紧拿出来给我看看。你别骗我说二郎没来信,我在这家里也是留了人的,刚才已经有人给我报信儿说二郎来信了,你赶紧拿出来我看看。”

说到徐二郎,徐母表情一柔,也懒得和徐父再说道些有的没的,就将并拢在一起,被袖笼掩住的双手分开,将其中一只手中捏着的信张递给徐父。

徐父一见徐母从袖笼中拿出的书信,心里又忍不住嘀咕一句:这婆娘藏的可真好,他真就一点没发觉她并拢双手的模样有那里不对。

很快徐父就无暇顾忌徐母了,他和徐母的反应一样,先看到了二郎做主将三郎送到京郊军营一事,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大骂“不孝子”,还说徐二郎越过他们这对爹娘私下决定兄弟的前程,这是没安好心。结果,转眼就看到二郎中了状元。

徐父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那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

他还怕是自己日有所思,眼花了看错了字,就吆喝一声让外边的王奎进来,给他看看二郎是不是真中状元了。

王奎:都说几百遍了,老爷我真的真的不识字啊!

王奎心里苦,但他不敢说。

他是老爷的贴身小厮,进老夫人的院子没什么,可进老夫人的院中的房间就不妥当了。更何况,自从老爷和老夫人“分居”以来,他在鹤延堂的那点体面也渐渐消失了。若非他硬着头皮跟着闯进来,刚才在进院门的时候,就被那守门的婆子拦下了。就这,进了院子他也不能靠近厢房,老老实实的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猫着。结果正猫的得趣呢,老爷就喊他了。

王奎: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徐父喊了几声,没把王奎喊进来,不由骂了一声,“只吃食儿不干活儿的混账,用到人的时候就跑没影了,看老爷我一会儿打得你哭爹喊娘!”

他又转向徐母,“二郎这是……真中状元了?”

“上边白纸黑字写的明白,老爷难不成是老眼昏花,连那几个字也不认识了。”

徐父得到肯定答复,傻子似的嘿嘿嘿笑起来。

他此时那顾得上计较徐母的坏脾气啊,想起徐二郎还是这原配生的,不由满意的看了看徐母的肚子。心想这婆娘自己没本事,但是耐不住她的肚子争气,给他生了个好儿子啊。

徐母:突然浑身发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徐母斜睨一眼徐父,那眼神要多嫌弃有多嫌弃,徐父不以为意,他现在心情正美呢。儿子中了状元,光宗耀祖了。而且还被陛下点入翰林院为官,正六品的侍读,虽说是给皇上讲书的差事,好像很不起眼,但耐不住能直接面君啊。

人的感情可不就是这样一点点处出来的。见得面多了,情分深了,陛下就知晓二郎的好处了,那距离二郎升官加爵还远么?不远了!!!

想想兴许要不了几年,儿子就能混个二品大员当当,徐父真是热血澎湃,感觉自己像是瞬间年轻了十岁。

等看到信的最后,儿子还被陛下赐了字,就叫“士衡”,徐父更是觉得自己刚才的臆想没错。

陛下肯定是很看重他们家二郎的,只是发愁二郎刚入京为官,没有政绩,不好提拔,所以才封了六品。等再熬些日子,二郎肯定能如同坐着宝马一样的速度疯狂升官。

越想越美,徐父不由念叨出声,“润之多土啊,还是士衡这两个字好。陛下就是水准高,听听给二郎起的表字,都透着一股浓浓的辉煌气息。”

徐母听他说这话还有些莫名其妙,她毕竟没有把信读完,所以狐疑的瞅一眼徐父,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有的没的。

徐父见状就把信递了回去,“你看看,你好好看看,我们二郎这下真的出息了。陛下都给他赐字了,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事儿说给爹娘听,你赶紧看完这信,一会儿我去祠堂把这信烧了,让祖宗们都瞧瞧。”

徐母竟然没有反对,还深表认同的点了头,将读完的信递给他。末了还不忘体贴的说,“再给祖宗们读一读,婆母她老人家不识字,你就是烧给她,老人家也不认识,你还是亲自读一遍再烧。”

“这还用你说。”

说完这句徐父又摸着下巴道,“不知道二郎什么时候回来,他中了状元是大事,我准备召集族人重新开宗祠祭祖,顺便再办几场流水席,给他庆祝庆祝。”

徐母皱眉,“何时回来的事儿,二郎没说。”

徐父看了看手中的书信,上边确实没提及何时归家的事儿,不由念叨儿子,“这么大的事儿也能忘,真是靠不住。”

徐母倏然想起还有一封信没拆,就道,“瑾娘也来了信,说不得会提及此事,我先看看。”

徐父又嘀咕一句,“有其母必有其子,怪不得二郎做事不周全,都是拜你这当娘的所赐。”

徐母:呵呵。真要这么说,儿子中状元我可要居头功。

比不得徐二郎的书信语言简练,直指中心,瑾娘的书信就琐碎多了。先是写了家中几个孩子如何,又写徐二郎考前的准备工作怎样,还把金銮殿上发生的事情,转述给徐母,图她一乐。此外还写了三郎在军营不错,已经来了两封家书,他读书识字兵法学的好,加上武功卓越,很受上司赏识,已经被破格提拔为小队长。又写她如今肚中的孩子如何,府中的人情往来怎样。最后才又写到,因为陛下让二郎半月后入职,时间紧迫,他们就不回平阳来了。另外还叮嘱徐母,说是过些时日许是会有差役和礼部的人来平阳,为的乃是功名旗杆的事儿。

古代有功名旗杆、旗斗和牌坊。若中秀才,可以立旗杆,旗杆上没有旗斗。若中举人,立旗杆,旗杆上一个旗斗。若中状元,有三旗斗。若是族中出了一品朝廷大员,则可在族中祠堂前,立四斗旗杆。

平阳镇秀才十多位,举人只有四人。当然,那是以前,如今么……不算已经脱离了举人范畴的徐二郎和林父,至今还是四位举人。只是其中一位老举人,也就是当时石老太爷想让徐二郎拜师的那位,在他们搬离平阳镇前几个月就仙去了,而如今又多了一位郑顺明郑举人。所以,整个平阳镇的一斗旗杆,数来数去还是四支。

三斗的旗杆那真是从来没有过的,四斗旗杆更是想都不敢想。而如今,徐二郎中了状元,按例朝廷当在徐家宗祠外设立三斗旗杆。

这是大事儿,普天同庆的大事。

因为这件大喜事,徐父和徐母连徐二郎不能回来的怨念都散了。他们红光满面,一个个激动的双眼泛光。

三斗旗杆好啊,这旗杆立起来,只要不是天灾人祸,几百年都不会倒的。那么后世子孙就都知道,他们徐家出了一个状元,而他们这对状元爹娘,也要跟着一起出名了。

最新小说: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华娱太子爷!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