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礼后,温情就回屋了。司徒皓轩让其他人在外等着,他跟县令两个进书房讨论了一下关于祭祖的事情。时间就定到了两天后,到时候只县令一人陪着一起回西塘村即可。
两天后司徒皓轩摆出了他的大将军仪仗,县令大人一起陪同,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向西塘村出发,这庞大的阵仗引得路边干活的老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由于县里提前给村里递了消息,一大早起来,村长就带着村民撒扫庭院,街道。村子里不管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还是三四十岁的正当年,还是地上跑的孩子,都早早的起来来到村口列队迎接司徒一家进村。
要说为什么大家都会出来迎接,这还跟温情有关。当初温情做生意没少帮扶村里人。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能住上青砖瓦房,每顿都能吃上白米白面,一年到头平均还能攒三五十两银子。
特别是温情家搬到京城之前,当时的水果罐头厂和麻酱厂等等的厂子还是没有搬走都留在了西塘村交给了李毅和赵铁柱等村里年轻一辈的青年才俊管理?
古代经济落后主要原因是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为了给大家更好的福利,让大家安心的上工。温情在村里盖了所村学,从县城和府城请来了几个德高望重的笑先生来教学。
还请了一些女先生来招收一些女孩子,出了日常学习外,还传授她们女红,礼仪,琴棋书画等等。西塘村家的人都有钱,女儿还会送去读书明事理。女孩子有文化有见地,县城一些大户人家都会跟西塘村结亲,来上门求取。
最主要的是对于西塘村的孩子入村学是完全免费的,不收一文钱的银子。这是给村民最好的福利,最大的回馈。
村民也都是感恩的,在物质上给不了司徒家什么回馈,所以在得知司徒家要回村后就自动自发的来村口迎接。
温情他们走到村口被这全村子都出来迎接的阵仗给吓到了,说实话,他们是真没想到村子里不管男女老少都来了,甚至还有隔壁村的一些村正,村民也过来迎接。
而县令看到这壮观的景象也惊呆了,他还从来没见过有谁衣锦还乡后能够得全村夹道迎接的。其实也不难想象:温情家的生意带动了整个县城的经济收益,他的政绩都还是得益于温情当初的功劳,更不用说西塘村了,这是民心所向。他也坚定了这次要跟司徒家搞好关系,对自己以后的仕途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