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七,芒种。
李忻回京了。
长安所有的店铺都早早的关了生意,挂了白幡,所有人都涌上宣武大街。
除了小孩嬉笑的声音,整个都城的气氛都压抑得喘不过气。
建安之战,大陈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抵抗,损失了整整十万将士。最后在寿安县主领兵下,一举稳定了颓势,更是只花了不到两月时间,将停驻在大陈边境的北戎军队各个击破,巩固整个大陈边疆。
而今,边疆局势已稳,受皇帝诏令,县主李忻扶棺回京。
--
远远地,只看见一白色军旗,然后是银色的铠甲整齐划一缓缓驶来。
四轮的推车上,是一个盖着白布的棺材。
一个接着一个的棺材,远远地看不到尽头,占了整个宣武大街。
在一群银甲之中,一个身着孝衣的单薄女子尤为显眼。
因为她带着银质的面具,众人看不清她的脸。
她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她的手扶着第一个棺材。
她的背挺直如松,
她的眼睛里没有悲伤,皆是死灰。
没有一声哭泣,就连喧闹的孩子也停了下来,眼睛铮铮地看着那一个又一个巨大盒子。
宣武大街尽头,拐进去便是昌安街,这里只有两户人家。
魏国公府和当今圣上的胞弟端王的府邸。
看着熟悉的身影,死灰的眼睛里荡漾出水泽。
但是很快便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魏国公太夫人宣慈长公主在几个儿媳妇的搀扶下站在魏国公府大门口对着的街道中央,看着那一副又一副装着她子孙的棺材缓缓靠近。
拐杖一次又一次的捶到地上,身后是一阵一阵的哭声。
扶棺的队伍停下,身后的紧随的百姓也停了下来,看着前面那一抹白色的身影。
李忻双手握紧,藏于袖中,直直地走到祖母宣慈长公主面前,然后当着众人重重跪下。
那个单薄的身影,即使跪着,依旧笔直。
老夫人甩开扶着她的儿媳,颤颤巍巍的走上前,看着她昔日最最疼爱的孙女,狠狠地甩了一巴掌。
不光是老夫人身后的魏国公府女眷,就是旁边路祭的百姓和亲友也都为之一振。
“老夫人”
“母亲”
“祖母”
那一掌极重,打掉了李忻脸上的面具,露出狰狞的刀痕。
那刀疤毁了整整半张脸,而那张脸此时嘴角还挂着血,显然是刚被打出来的。
魏国公府三房的夫人也就是李忻的生母柳氏挣脱束缚扑了出来,狠狠地抱住自己的女儿。
“母亲,要打就打儿媳吧。阿皖她还有伤,她是我的女儿,您要打就打我吧母亲~皖姐儿从未做错过!”
柳氏死死地护住自己的女儿,拼命地向老太太求饶。
而她怀里的李忻一直笔挺地跪着,从未吭过一句。
老太太一个眼神,下面的丫鬟婆子立刻将柳氏拉走,任凭柳氏如何哭喊也无济于事。
“阿皖,祖母问你,既然你能救,为什么不早点?为什么!”
“为什么!”
老太太一遍又一遍的问着,举着虬龙拐杖,狠狠地打在少女的身上。
少女嘴角鲜血不止。
旁边的百姓不忍心,想要劝阻,可都被魏国公府的人拦住。
前线失利的消息传到京都长安便已然完了,未能救下,但县主何错之有?
只有另一个白色的身影冲了出去,护住李忻,硬生生的受住那一记拐杖。
“公主?”
李忻有些发愣,看着面前笑颜如花却带着苦涩的女子,不知道是在问自己还是问他人。
“何必呢?本就是我的错,若是我早点醒来,哪怕是再早一点,可能就不会这样。你们就都得救了。”
李忻倒了,倒在两世挚友陈乐安的怀里。
鲜血打湿了两人的衣襟。
红色,血一般颜色,绽放在少时的记忆里。
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梦蝶庄周,李忻醒来的时候便在京都郊外最富有盛名佛寺——白马寺后山的厢房内。
住持了尘已经为她诵经三天三夜。
“县主这是醒了?”
李忻去了了尘的禅房,坐到了尘的对面,脸上没带面具,那道恐怖的疤痕张示着这场胜利的不易,眉梢上是挥之不去的愁云。
“信女有一惑不解还望大师赐教。”
了尘颔首,放下佛珠,看向少女。
“这世上往生重来之说可信否?”
住持了尘白眉一皱,想到少女一家十一人皆命丧疆城,只当这是少女的执念罢了,一时之间不免动容。
这不过是刚满十六的少女而已,这几个月以来所承受的东西未免太重,竟入了魇症,也不知是好是坏?
“那县主是信还是不信?”
李忻被问着了,一怔。
若是不信,她又如何得知先机,将北戎军队抵御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