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兰菊并不知道裴琰之在后台的情况,上台之后的她,全然没有了在台下的那种紧张和惴惴不安,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两条两米长的水袖,直接一下抖了出去,又直又稳,看着十分的漂亮。
只见甄兰菊伏跪在地上,接连不断的痛哭着。
“那日王魁上京赶考在此盟誓,
倘若负心,人神共伐!
如今那王魁贼子,
一旦身荣,背信弃义,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闪的我桂英,无依无靠!”
这一段唱,半说半唱,让没有听过蒲剧的人感觉非常的新鲜。
蒲剧的特色之一,唱时不拉,拉时不唱。
蒲剧唱腔的启口,具有严格规范,用老艺人的话说,叫做,“开口不起木头”,木头指的就是梆子,前半节唱,后半节伴奏的处理办法,使演员演唱起来,不会因乐器的伴奏而发生裹腔、包腔、听不清唱词的现象。
甄兰菊的唱功了得,让所有人都听得是如痴如醉,这种“新鲜”的唱法,顿时获得了不少观众的青睐。
评委们也不住的点头,对甄兰菊的演出表示了自己的欣赏之情。
评委中并没有蒲剧的大师,但是在这些评委中,喜欢蒲剧的可不在少数,就像那位晋剧的大佬董必清。
说起晋剧和蒲剧,这两个晋省的大剧种之间,还有一层更加神奇的经历。
当年蒲剧险些成为了晋剧。
在建国之后,晋省就想要成为一个属于自己省会的大剧种,成为晋剧。
就像是川剧一样,这本就是建国之后的称呼,川剧是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这五种声腔艺术而形成的剧种,所以,在过去贴海报的时候,都是这么贴的,《川剧.高腔》《川剧.昆曲》……
所以,晋剧也想要这么弄,将晋省的名剧团,名角儿都弄到省城来,大家商量一下,但是最后蒲州梆子的负责人因为艺术观点不同,也不愿意被人指手画脚的,所以,带着自己的人就回到了蒲州,变成了如今的蒲剧。
蒲州梆子的人走了,上党梆子的人一看,也就没来,而北路梆子的人本来就是故土难离,这样,四家梆子,三家没来,最后晋剧也不能不成立啊,于是最后,唯一在省城的中路梆子,直接被破格成为了晋剧。
而蒲剧的历史,就此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