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下工后,沿着深海工船上面供工人操作的走廊,行至人员住宿区。
在人员住宿区外,不意外地看到室友何阁森在略显悠哉的喝着咖啡。
从小何坐的位置看出去,钢铁骨架外,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倒也称得上是无敌大海景。
小何也看到了王胜,举杯邀请道:“要来一杯咖啡吗?”
王胜揉揉疲惫的脸,点头道:“来一杯吧,醒醒神。”
小何轻车熟路地掏出杯子和打好的热水,给室友泡了一杯浓浓的咖啡,才关心问道:“咋了,工作不好上手?”
王胜摇头道:“还行吧,主要是要学习的新知识是真的多。真要说工作难度,我们部门的压力不大。”
小何笑了:“船上的人员,谁不是在学习呢?不是你们部门压力不大,而是我们刚来,还没有被要求承担压力。”
王胜灌了一大口浓咖啡,沉默的点点头。
两人又默默地喝着咖啡,看着外面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大海景”,良久,小何才感慨道:“打死我也不敢相信,我的职业生涯会与这片大海捆绑在一起……”
王胜笑笑,道:“是啊,谁能想得到呢?”
两人所在的位置,是黄海冷水团海域上的嘉谷大型养殖工船“嘉海1号”。
“嘉海1号”,是国内第一艘超大型养殖工船:全长265米,型宽54米,吃水由6座深水智能网箱组成,可抽取海面下40米的低温海水。通过循环抽取海洋冷水团中的低温海水,可以较低成本进行三文鱼等高价值的海洋冷水鱼类养殖,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三文鱼……
船头采用了类似055大驱的设计,有三层“楼房”,其中包括总控制室和人员住宿区等设施,能够支持船员和渔民长期在海上作业和生活。
这是嘉谷农牧与国家海洋大学、中船集团联合设计建造的渔业装备“巨无霸”。去年建成下水,并成功完成了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的技术路线验证。今年,正式开展三文鱼规模化养殖探索试验。
作为现代化海上养殖装备,“嘉海1号”集成了物联网、自动化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养殖系统,使得这艘“巨无霸”的管理并不需要很多人。
但是,作为验证性设备,“嘉海1号”上的人员已然超标。这是因为,嘉谷农牧要增加人手培训,积极为扩大规模提前做准备。
就此推测,至少说明嘉谷对大型养殖工船是真的看好。
王胜与小何作为今年新入职员工中仅有的被派到此处的两位,嘴上说压力不大,但其实谁也不敢放松,要不然也不会拿咖啡当开水喝了。
譬如动物医学专业出身的王胜,面对的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与陆地禽畜饲养有较为成熟的防疫手段不同,海产的防疫还在很初级的阶段,面对成片死亡的海产,大公司也难有效控制。
海洋水产养殖存在太多的威胁了。一场关于水母的瘟疫可以把一网箱三文鱼全部消灭;过多的海藻可能会导致鱼类缺氧;网箱的破裂会导致鱼类大量逃逸。当然,全封闭式的养殖工船不至于让鱼类逃跑,但封闭环境面临的问题可能更糟,病虫害一旦肆虐可能全军覆没。
好在,三文鱼之于国内海域是一个新品种,哪怕是对拥有着最先进三文鱼养殖技术的挪威同行造成巨大杀伤力的“敌人”——海虱,只要在引种源头做好防护,还不至于威胁到国内的三文鱼养殖探索。
小何的压力同样不小,他要学的是如何打造适宜养殖物种的海洋环境。
曾经的“玩粪兄”,最初以为自己进入嘉谷是搞养猪工作的,孰料被扔到了海洋事业部;行吧,被海洋事业部的老大打了一通鸡血,他以为自己可能是搞海藻种植工作了;及至对嘉谷的海洋事业了解更深,他觉得自己还可能会参与海洋牧场建设工作……
万万没想到,他被派到了堪称“渔业航母”的超大型养殖工船“嘉海1号”上。
第一次看到“嘉海1号”的时候,他呆呆的看着这艘海上巨无霸,好像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跑出来似的。
也确实是了不起的东西跑出来了!
“嘉海1号”的成形,在创新养殖模式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在构建深远海养殖模式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甚至可以说开创了海水养殖新纪元。
在技术上,大型养殖工船与海上石油天然气平台有着很多的类似之处,事实上,大多数远海离岸养殖项目的设计公司也都有油气技术背景。譬如与嘉谷合作开发的中船,就是海洋装备界的大佬。
问题是,连类似海上石油天然气平台这样的国之重器都被搞出来了,嘉谷这是哪门子农业公司啊?
小何当时就懵逼了,他心里只有一句话在回荡——我加入的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农业公司?
直到现在,小何还没有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