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就不明白,这玩意怎么和名垂青史扯上关系来着。
“蔡大师还没有想明白吗?”看他那么疑惑的表情,刘韬只能稍微详细解释一下,“毕竟目前洛阳还没有开图书馆,这意味着我们这边是最早开设的。作为主编的您,将是真正意义上,给经书划分句读的第一人,划分的结果,将作为未来所有经书的标准划分!”
蔡邕的表情,随着刘韬的话一点点的改变,显然逐渐想通其中的关节,于是神色开始变得精彩起来。
目睹着一切的刘韬,进一步介绍:“以后所有的士人,都要争先恐后,来观看你划分了句读的经书,因为将来出仕就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否则都不合格!”
如果说这都不是身为读书人,最大的荣耀的话,刘韬想不明白,扣除升官发财,读书人那么埋首苦读,到底是为了什么。
说到这里,不免感慨了句:“诚然,这样会得罪天下的世家,但天下的读书人,都会感激您。更别说,就算真的某一天改造换代了,应该也没有哪个君主,能忽略图书馆的存在,这个制度会一直延续下去,您划分的句读,将影响一个又一个朝代的读书人!”
朝代可以替换,家族也会有兴衰,但这件事情,却是能名垂千古的。
蔡邕坐不住了,整个人都有些扭捏,之前还在质疑,现在突然接手过来,是不是显得很不矜持?可又有些担心,自己不接,刘韬会让给别人……
“父亲,为了天下的读书人,我觉得可以牺牲一下。”蔡琰见状,也知道她要站出来,否则的话,按照父亲的性格,估计要一直扭捏下去。
“是啊……反正我在士林名声早臭了,也没什么好顾忌的。”蔡邕终于下了决定,说到底还是陈留蔡家,比较出色的族人已经没几个。
搏一搏,换个名垂青史,退一万步说,就当是为了女儿,给这女婿帮个忙了!
“感谢蔡大师襄助!”刘韬激动的上前,郑重向他行了一礼。
“也别蔡大师,蔡大师的叫我了……”蔡邕神色复杂的看向刘韬,“反正你总要和琰儿完婚,叫我伯父就好。”
蔡邕今年五十三(虚岁),叫一声伯父也没什么,刘韬自然是亲切的喊了起来。少不得留他在府中居住,然后亲自下厨,把最好的饭菜端上来孝敬他。
蔡邕倒好,饭继续吃,但是住说什么都不住。只说女儿还没有出嫁,怎么能住在男人的家里,更别说婚约都没有。
他当天就离开,在县城里面租了一间宅子,然后带着蔡琰过去居住。看着两人离开的身影,刘韬才想起来,这老家伙过来云中,还有这个副作用啊……
本来同一个屋檐下,他持续的努力下,蔡琰在一点点的沦陷,估计偷偷吃一口问题已经不大的程度。奈何现在被她父亲这样带走,只觉得亏大了!
心痛的同时,也明白,蔡邕就是在提醒他:就算不完婚,好歹先把婚约定下来!
反应过来的刘韬,立刻找媒人走流程,一通程序下来,花了三五天,总算定下了婚约。
这三五天的时间里,图书馆装修完毕,刘韬把自己在洛阳抄的书籍都搬了过去。